【新书探秘】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评价新视角 —— 人教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评价活动设计
最近,我沉浸在《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设计丛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新版)》的海洋中,尤其是其中的评价活动设计部分,让我眼前一亮!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解读,更是一把钥匙,引领我们打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大门。
单元评价建议亮点
多元化评价,全面关照学生发展
书中强调,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而应涵盖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维度。比如,在“数与代数”单元结束后,建议通过口头表达、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这样的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轨迹
书中提倡过程性评价,即在学习过程中持续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以此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比如,在“图形的认识”单元,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如何观察、描述和分类图形,从而了解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式,让评价更加真实、全面,也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激发内在动力
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审视和相互学习。例如,在完成一次“解决问题”的任务后,学生可以先自己评价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再与同伴交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反馈与改进,促进教学相长
书中还强调了评价后的反馈与改进机制。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具体的、建设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明确改进方向。同时,教师也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总结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设计丛书》中的评价活动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数学教学评价。它让我们意识到,评价不仅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你也希望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妨来看看这本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