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大概是一个博主靠骰子做高考数学卷子得了三十多分。
这个视频启发了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觉得这个博主做的实在不够严谨,比如只实验一次,数据不够多,需要多重复几次;比如是很多选择题是四个选项,但骰子是六个面......等等。
所以就准备自己亲身实验一下。
本着不做则罢,做就做绝的精神,干脆也别数学了,我们把理科各科都实验一遍吧!
首先我选择的是全国乙卷的理科各科试卷,之所以不选择新高考全国卷,是因为一开始考虑到新高考全国卷数学里有不定项选择,模拟起来不太方便。
再者,新高考里很多试卷最后给出来的是位次分数。
还是全国乙卷简单直白。
其次,因为我没有四面骰,所以采用的实验过程是将A、B、C、D用1、2、3、4代替,再用excel随机生成1~4内整数的形式来模拟投掷骰子的过程,这样也节约时间。
每一科都随机生成八次数字,然后取平均成绩,这样相对客观一点。
好吧!
Let's go!
作为数学老师,我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数学啦。
我们先来拿理科数学练练手。
表格第一列是选择题正确答案,第二列是根据答案转换成的数字,第三列到第十列是我利用函数f(x)=RANDBETWEEN(1,4),随机生成的八次、每次12个数字。
红色是与正确答案相同的选项。
每一列最下方是得分。
最后给出八次实验的平均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靠投掷骰子想要选择题考到三十多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大部分情况下得分是在15分左右,八次实验最低10分,最高25分。
好吧,没有考到15分的同学,得好好反思下了。
下面是理综,理综比较麻烦,因为有几道题目是多选题。
所以我们在此先解决单选的18道题目。
因为我是边写边做,所以到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应该是把21道选择题全部随机生成的,都按单选来生成。
这是因为在考试过程中,假如一个学生沦落到要靠骰子来选答案的时候,他一般是不敢在多选题中选多个答案的,因为只要对一个就有3分入账,所以一个答案应该是最好的策略。
但事已至此,只能单独进行这几道不定项选择题的答案生成。
两项的平均分相加,理综选择题得分为29分。
29 15=44,我有些淡淡的忧伤,感觉全部下来专科线恐怕过不了了。
当然如果我们以最高分累加,那么目前是25 42 9=76,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希望。
下面是英语。
英语是个大工程——选择题多、答案复杂、分值复杂。
我们只能分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21~35题,一题2分,有四个选项。
平均分只有可怜的7分,大大出乎意料。
第二部分是36~40题,是七选五,每题2分。
这就更可怜了,只有1分。
第三部分是完形填空,每题1.5分,共20题,总计30分。
平均分8分。
三部分平均分合计为16分。
骰子精啊骰子精,你也太不给力了!
如果看最高分的话,那就是32分,悬殊还是很大的。
到目前,骰子精的理科数学、理综、英语三项累加,平均分是60分,最高分是108分。
就剩下语文了。
语文是13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平均分只有9分,最高分12分。
这只骰子精如果参加全国乙卷的高考,平均只能得69分,最高能得到117分。
这个成绩怎么样?
嗯,不怎么样。
但是对于一名骰子精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如果我们看看某省份理科的一分一段表。
会发现在骰子精的最高总分117分以下,到100分之间,竟然还有167名考生......
如果这只骰子精临场开挂,竟然鼓捣出一篇作文,不多,20分吧。
那么在137分到100分之间,竟然有542名考生......
好吧,这几百名考生同学,请谈谈你们得知自己连一只骰子精都考不过的心情吧。
当然这次不着调的实验也说明一个问题——纯粹的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与其指望自己人品爆发,还是老老实实学习更靠谱一些。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安然的数学教室和小酒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