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很多,做不完也不想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因为初中、高中的学生就有自己的判断力了,所以在作业这方面,家长不用耗费太多的精力。那么最容易发生作业问题的就是在小学阶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出现了这种问题,作为家长要积极解决,不能不闻不问,把一切都交给老师。很多家长都很怵头作业问题,其实掌握好方法,解决起来并不难。
先来看一则情景剧:
孩子 :老师总是布置那么多作业,烦死了!上课要写作业,放学也要写作业,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有作文和周记,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多作业。天呐,这也太可怕了!我真羡慕爷爷,每天都不用写作业,还能养花,看电视,好清闲啊。我真希望以后再也不上学了,这样也不用写作业了!
家长 :孩子总说作业多,每次都写到很晚,我们做家长的看着很着急,而且孩子睡的时间太少,睡眠不足会影响健康的,如果作业真的有很多,那得和老师沟通一下,毕竟孩子还在长身体,不能耽误。
老师 :每次的家庭作业量并不多,基本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如果完成的时间更长的话,那说明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了点。并且平时抱怨作业多的都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做完作业之后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呢。
看完上面这则情景剧,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呀?其实孩子的智力没问题,知识点掌握的也基本可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专心,做事情很磨蹭,拖拖拉拉的,缺乏时间观念。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这种情况的话,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家长、老师各负其责可以找老师进行一次谈话,家长和老师各负其责。老师可以负责督促孩子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等,家长则负责培养孩子专心写作业的习惯,不能让孩子养成边写边玩的坏习惯。并且家长还可以督促孩子加快日常生活的节奏,比如起床、洗漱等,这样在小事上锻炼孩子,才能帮孩子克服磨蹭和不专心的坏毛病,提高学习、做事的效率。
家长开导很重要如果出现了孩子厌恶写作业的情况,作为家长可以这样开导孩子。首先,写作业可以巩固课堂上学的知识,并且可以发现自己不会的地方,然后加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其次,写作业因为没有别的同学一起商量,必须自己动脑筋思考,所以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把以前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这样能够更好学习新知识。第四,平时认真做好作业,养成细心的好习惯,考试就不会粗心错题,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做作业是很重要的,每个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也必须要完成作业。并且老师布置的作业数量都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制定的,如果你觉得作业很多,那么就是写作业时不够专心,写一会儿停一会儿,如果一直在专心写的话,那么很快就可以完成了。
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制定一个“作业计划”。比如先用一个小时时间完成试卷,中间休息10分钟,周末上午可以用一个小时完成数学试题,也休息10分钟,下午可以再用40分钟到1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文,写完之后可以去公园仔细观察一下公园里的花花草草,这样就可以写周记,全都做完之后可以再去动物园或动漫展看看。让孩子劳逸结合,才能起到更大效果。
找准问题根本,才能对症下药其实孩子抱怨作业多,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业确实很多,班里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感觉多。第二种是作业并不多,只是有的孩子感觉多。如果你家的孩子是第一种情况,那作为家长,首先要在感情上照顾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其次家长和老师必须站在同一立场,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老师的工作,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第二种情况则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认真分析孩子感觉作业多的原因。总体来说,基本是这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的效率太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边写边玩。或者拿笔姿势不正确,写起字来又慢又吃力,写一会儿就很累了。二是孩子有厌学情绪。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心思都用在别的地方,比如追星、沉迷网络游戏、迷恋漫画书等。对这些孩子来说,哪怕作业再少都觉得很烦。三是孩子在学习上很吃力。有些孩子看上去学习挺认真的,但是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随着年级的增高,作业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孩子自然感觉作业很多。
积极分析并找出孩子抱怨作业多的根本原因,就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了。
让孩子劳逸结合孩子的成长和成才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对于孩子的发展,家长要有长远的打算,学习中要做到劳逸结合,能够让孩子有娱乐、休闲的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合理的安排时间。但是现在有很多人“望子成龙”的心太急,很少给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有甚者,孩子一件任务做完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了起来,反正就是不让孩子闲着。这样一来,孩子肯定会磨蹭,心里想着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做的越快,任务也越多。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对于孩子的发展,家长要有长远的打算,学习中要做到劳逸结合,能够让孩子有娱乐、休闲的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合理的安排时间。但是现在有很多人“望子成龙”的心太急,很少给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有甚者,孩子一件任务做完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了起来,反正就是不让孩子闲着。这样一来,孩子肯定会磨蹭,心里想着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做的越快,任务也越多。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就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就要拖很长时间。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这种不良习惯。
孩子不想做作业并不可怕,家长只要重视起来,耐心的疏导,掌握好方法,就可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