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虽然语文不怎么样,但是在某些时候,讲话还是很有艺术的。比如昨天回家就嚷:如果不是答题卡涂错2题的话,这次数学考试我就全班第一了!我单刀直入:现在第几?儿子回答:20。
粗心是考砸的好理由。
要思考粗心背后的原因
类似的事情并非只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小舅子就经常说,女儿数学都会做,就是粗心错的题目太多了。我好朋友儿子今年高考,第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选择题就粗心填错了,现在还耿耿于怀,985变成了211。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看待粗心?
不要将错因都归结为粗心不要有意无意的把失分让粗心来背锅。如果计算错1题称之为粗心,算错2题以上就不是粗心,是计算能力差。看错1题叫粗心,看错2题就是专注力欠缺。
粗心是考砸的好理由,能有效的掩盖其他问题
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过一次数学计算比赛,我看了一等奖的获得者,几乎都是成绩名列前列的学霸。
为什么有些学生总是计算错误?这不是粗心,是对数字缺乏应有的敏感。细心也是一种能力。
考试粗心是必然,杜绝粗心是不可能的不要为粗心失分而痛心疾首,粗心是大概率事件,学霸也会粗心。我儿子以为他不粗心排名就能上升了,问题是别人也是这么想的。
粗心最大的危害是影响了心态粗心对心态的影响要大于粗心本身的失分,尤其是在重要的考试中。有些学生一旦发现了粗心造成了失分,就懊恼不已,心境犹如战火烧过的草原,久久不能平息,严重影响了后面的考试。
考试中粗心失分多少算正常?说实话,100分的考试,粗心失误在5分以下都是正常的。6门考试,20-30的粗心失分不算过分,当然,运气好的时候,也许能零失误,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要高估粗心对成绩的影响
粗心的发生是一个概率事件,我们尽可能将粗心造成的失误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较小的范围。但是无论如何,要知道粗心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夸大失误对成绩的影响。
放松心态,理性看待粗心,或许这才是降低粗心失分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