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春强老师在学校晚会上独唱。
3月18日上午,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三年级1804班的教室里传出一阵嘹亮的歌声,该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应春强正在为大家唱歌。
数学老师能表演唱歌?不但能唱,学校老师们都认为应春强唱得很好,学校的大小晚会上他经常独唱或领唱。
不仅有能唱歌的数学老师,在长沙21中,高三年级还有一位数学老师湛岳热爱写作,已经出版了两本散文集的,还有一本著作即将面世。
两位老师会唱歌、能出书,他们被周围人誉为“宝藏”老师。在从教三十余年的两位老师看来,这些都只是爱好,他们也是想借此向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想学好数学需要主动思考钻研,做题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学生也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平行班女生一段高考誓师演讲获上千万次点赞
“十八岁的我们,将昂首站立在天地之间,在璀璨的星河中追云逐月,去实现我们的人生意义”……日前,长沙21中高三女生张柠澳在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的演讲视频刷爆网络,她清新有张力的话语、淡定又执着的表达感染了无数人。
张柠澳是应春强所带的高1804班的学生,这是一个平行班,她能代表高三学生在百日誓师大会上讲话,离不开班主任应春强的推荐。
应春强是2019年秋季接手1804班的,当时同学们读高二。他提出每天设一名同学值日,在放学时上台总结当天班级的情况。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互动,应春强表示,他认识了许多学生,他(她)们或许文化成绩没有那么优秀,但上台讲得非常好,张柠澳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学校在策划高考百日誓师会时,老师们觉得应有一些新鲜感。应春强于是推荐张柠澳做学生代表发言,并“保证她不会筐瓢”。就这样,张柠澳穿着校服、扎着简单的马尾,带着自信的微笑走上舞台,用实力赢得上千万点赞。
网友们喜欢张柠澳,因为她生动自然,既不喊悲壮空洞的口号,也不渲染考试与焦虑。也可以说,这样的状态,与应春强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
希望用歌声给同学们减压
日前,在2021年高考倒计时80多天之际,应春强两次在教室里为同学们唱歌。第一次时,他跟同学们说,这是高考前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熬过这段时间,并举例很多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历尽时间的沉淀而创作出的。他特意为同学们演唱了《映山红》这首歌,希望借助歌词里的期盼与美好为同学们减压。
对“00后”而言,这是一首老歌,但同学们一直鸦雀无声地认真聆听,默默积蓄着内心的共鸣,直到应老师唱完最后一个音,才激动得报以热烈掌声。
其实,应春强不但歌唱得好,拉二胡、吹口琴、琴棋书画样样都能来几下。应老师回忆,在他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物理老师就是一位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并希望他们“不能只读书,爱好要广泛一点”。他于是在学习之余吹拉弹唱,充实了时光。
刚毕业工作时,应春强在武冈一所乡村中学教书。那时学校没有音乐老师,给学生开不起音乐课。作为数学老师,应春强主动把音乐教学也兼下来,还自己摸索学会了弹学校里唯一的一台脚踏风琴,这样在学生唱歌时他就在旁伴奏。
活跃班级氛围,让学生不会感到压抑
△应春强老师在课堂上。(资料图)
自2004年调来长沙21中后,应春强几乎一直在教高二和高三。面对高考压力,应老师说:“高考质量我也一直在抓,每一届学生的高考成绩并不落后。”同时,作为班主任,他也始终坚持要让班级的氛围轻松愉快,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不觉得压抑、愿意到班上来学习。
于是,熟悉应春强的师生们都透露,“应老师经常自编一些顺口溜、打油诗,或改编古诗词”。有时候是某个学生屡屡迟到,他就用谐音梗对学生的姓名进行“改编”,同学们看到立刻领会其意,笑过之后便不再迟到。
更重要的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的潜能往往得以释放与展示。应春强介绍,在1804班,还有一位男生平时很调皮,自习课经常讲话,同时也很喜欢阅读。在上个学期,应春强有次抓到这名男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他于是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了“学习强国”,在里面找了一篇约四五千字的文章让男生现场读,读完复述。令应春强没想到的是,这名男生仅看了两三分钟后,就复述出了文章里的很多原句。结合这名男生平时在班会中也能出口成章,说话条理清晰,应春强后来特意与政治老师进行了沟通,两人一致认为这名男生将来会有大出息,于是不断鼓励他在学习上也要更自信、投入。
3月18日,应春强老师又一次在高1804班放歌后,班里的两名男生也站起来分别唱了各自喜欢的歌,同学们无不开心、释怀。应春强说:“我给同学们唱歌,有时候改编一些诗词、打油诗给他们看,也是想以身示范,希望他们不认为生活里只有学习,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将之坚持下去。”
数学老师出版散文集,还正在创作长篇小说
△湛岳老师(左)赠送新书《漫步雨花亭》给应春强老师。
在应春强老师用唱歌为学生减压时,同为高三数学老师的湛岳出版了自己的新书——《漫步雨花亭》。这是湛岳老师的第二本个人随笔散文集,里面有他对身边同事的记录、有生活见闻,也有他对一些教育现状或事件的看法。
湛岳老师从教近四十年,他透露自己从小喜欢读书。2014年那年,他开始用智能手机,在闲暇时间发朋友圈的过程中感受到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快乐,于是开始在工作之余写作。因为对电脑打字不熟练,他常常先在手机上写,然后传到电脑上,用电脑来修改、补充。
与此同时,湛岳老师看的书也更多了,他开始尝试将文学语言融入数学教学。他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思维,本身也有很强的逻辑性。数学语言正好同样要既要形象,也有逻辑。”他不仅把一些数学知识、定理或公式总结成打油诗方便学生记忆,也会在学生做题毫无思路时,讲《悲惨世界》主人公的故事来激励学生思考,有耐心地思考。
湛岳老师现在任高三两个平行班级的数学老师,他以往所教班级也大都是文科平行班。因为非常注重学生独自思考与探索的培养,他表示很少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凡是要布置给学生的,他都先自己做一遍。有一次年级组统一布置数学试卷,湛岳老师做过之后认为“太难,不适应我们班的同学做”,于是真的没有发卷子下去。此外,他也经常跟学生讲“不要去外面补习”。
△湛岳老师在为学生讲解数学题。
如此的“任性”,也曾让家长、其他老师不理解,但湛岳不为所动,坚持己见。他认为青少年学习数学的最大意义应该是培养理性思维,而不是一味刷题去追求高分,他说:“每个学生都不笨,只要肯钻研,学习成绩就不会差。”渐渐地,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他做了最好的证明。
罗纳是湛岳所带的上一届学生,三年前,她在高考中数学得到了139分,她还有一位同学考出了142分,班里其他数学上百分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后来罗纳在一篇文章里写到:“我是他(湛岳)的学生,他培养了我逻辑思考的能力,他也以他自己为模板,为我人格的塑造出了力气。”
现在,湛岳老师多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写作,很快还将有一部散文集出版。与此同时,在他的案头,还有一部十六七万字的小说《高三那年》(暂定名),他把自己从教以来所经历的高三教学和感悟都写了进去。湛岳老师笑言因“内容过于真实”,还需要仔细较读、修订,“也许等到我退休时就可以出版了”。
潇湘晨报记者 李楠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