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陆续在出成绩了。
今年中考最大的特点是题目普遍简单,尤其是数学变简单了很多,所以很多地区的录取分数线都提升了十几二十分。
去年的中考,虽然有杭州数学那种整体简单的试卷,但也有广东中考那种区分度很高的试卷,而且去年广东的那道压轴题出得非常巧妙,不是有竞赛基础的学生,很难做对那道题。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去年的中考数学,难度还比较适中。
今年的中考,各地的题目难度普遍下降,杭州数学一如既往地简单,北京数学比去年简单了一点,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广东,数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身,从全国最难变成了全国最简单。你看看最后两道大题就明白广东数学有多简单了。
我的小外甥还没有上初中,只是自学了一遍初中数学,他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了整份试卷,答案全对。
为了防止他自满,我硬生生地鸡蛋里挑骨头给他扣了4分步骤分,原因是他在做第22题的第一问的时候,直接写说因为AC是圆的直径,而B是圆周上的点,所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小外甥的解法当然没错,因为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就和1 2=3一样,完全没必要写步骤。如果非要严格写步骤的话,可以连接OB,从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推导。问题是这有点脱裤子放P了,不知道出题人是什么意思。难道在出题人眼中,求1 2非要按1 1 1才能计算?
这么简单的结论作为中考大题的一问,真是荒唐。
有人说广东今年的数学这么简单,是为了缓解家长的焦虑。但出题人可能没想到,这种试卷适得其反,家长们的焦虑变得更严重了。有一位广东家长在和我聊天时是这样说的:
这位家长一语道破天机:因为题目难度变化太多剧烈,让家长们失去了稳定的预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一直很害怕疯子,每次见到疯子就躲到远远的,宁愿绕路也不愿意从疯子身边路过。原因很简单:疯子的行为无法预测。
当中考这样具有指挥棒作用的考试,题目难度失去稳定性之后,家长们能做的只有焦虑。去年25道题,今年悄无声息改成了23道题。去年题目太难,让社会上怨声载道;今年题目太简单,让所有人群体嘲讽。
看来,广东中考的出题人完全不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只会跟着社会舆论左右摇摆。这样的水平,也配出中考题?
顺便说一句,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只看排名,不看具体成绩。题目简单只会让分数线提高,不会影响重点高中的录取人数,属于典型的多收了三五斗。妄图通过降低中考难度缓解家长焦虑,完全是南辕北辙,只能骗骗不懂行的家长。
家长们焦虑的另外一个点,是中高考数学难度脱节严重。今年的全国高考数学I卷,题目不仅创新性高,计算量也大,比前几年难了不少。教育部考试院对高考试卷难度的评价是:
这说明今年的全国高考数学I卷难度获得了教育部认可,这种难度或许代表着未来的改革方向。
现在可以回答那位广东家长的问题了,小初学生该如何学数学?
对中学生来说,中考只是一个过程节点,高考才是更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千万不能因为中考数学简单就不做难题,不然一定会得不偿失,因为高中数学会教你做人。去年杭州某高中入学后的分班考试中,有中考数学满分的学生只考了16分。你猜这位学生将来高考数学会是多少?
我的建议是:小学时学一点奥数,初中时也要注意加强压轴题训练,中考完之后,还得把初高衔接的内容提高上去,有针对性地提高难度和深度。这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因式分解、代数式运算……
从今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即便是没有在竞赛中获得高奖的竞赛生,高考数学成绩也普遍比没有学过竞赛的学生好。比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高中,上清北的人数比武汉其他8所重点高中加起来都多,原因就是华一高更重视竞赛,而今年的高考数学题对竞赛生更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