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平时做题少,考试就发懵,没有解题思路,有了解题思路,也经常出现低级的计算错误,自己看出现的错误都觉得好笑。可是由于学科多、时间紧,又都在反对搞题海战术,这可怎么办呢?
答:
首先要明白一点,中高考并不是单纯地在考察你的知识是否掌握了。
考试除了考察你的知识掌握情况之外,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也是考试的一个重要考察方向。
可能在学习中,你会遇见这样的同学,他们平时学得还不错,上课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平时作业完成的也还可以,但是一到大型的考试当中,比如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则非常不理想。
这类学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课本上的知识不熟练。
其实,考试的本质并不是说你做对还是没做对,而是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有点类似现在的“限时挑战”。
换句话说,速度与效率在考试中也非常关键。
而要想提高身体速度提高解题效率,平时的练习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只要是在考试的过程中,你感觉自己会写,但就是找不到突破口,找不到解题思路,你感觉自己能做出来,但就是经常容易出错,那么这种情况下99%的原因是平时练习比较少。
在说清楚什么是考试考试的本质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刷题,如何刷题的问题。
如何高效刷题?刷题肯定不是越多越好,量变会引起质变,但当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在量上下功夫,基本不会有任何效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并不是呈线性关系,当投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的投入和产出可能呈负相关关系,投入越多产出可能越来越少。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边际递减规律。
因此,不论是平时我自己的学习还是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我都会告诉学生,在刷题的过程中一般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有针对性的刷题。
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刷题。
就初高中数学而言,刷题无外乎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归纳题型,总结解题思路;第二个目的,提高做题速度。
确定好刷题目的之后,接下来你就要有针对性的找练习题,做练习题也会影响你刷题的效率和刷题的效果。
如果是为了归纳题型,总结解题思路,那么最简单一个办法是,买一本真题分类详解。
按照真题详解的编排,以知识点或者是知识模块为单元,先把题目做一遍,然后对答案纠正错题。
纠正错题之后,然后进行总结,总结后,再刷一遍,要确保已经做过的题目,以后再出现时,100%能够正确地做出来。
另外,在进行纠错和总结时,在每一道错题旁边要写上对应的知识点。
最好是能够把错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按照知识框架体系,在另外一个本子上再整理一遍。这个本子就是你考前复习的重要依据。
如果刷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做题速度,那么就直接刷成套的试卷。
在题目选择上,尽量选择那些质量比较高的卷子。
可以直接把之前考试过的模拟试卷重新拿出来做一遍,也可以让老师推荐一些有针对性的试卷。
每一套试卷都要限时完成,在刷题之前最好是能够制定一个时间分配计划。每次题目做完之后,对时间分配计划进行调整。
除了要针对性的刷题之外,另外在刷题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第一,不同的科目相互交叉学习,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交叉学习(刷题)。
科目多、时间紧,确实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则变得非常重要。
而现在脑科学已经研究表明,交叉学习要比一次性地重复学习效果会更好。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受试的学生分别背诵一篇课文,一组学生一直连续不断地背两个小时,而另外一组学生每隔30分钟学习一次,然后做其他事情。
最终的测验结果表明,每次只学30分钟,然后再做其他事情,再回来再学30分钟,这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意味着在刷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搞疲劳战术,而是要交叉学习。
比如,你今天刷了一套数学试卷,即便是现在还有兴致,最好也不要再刷一套试卷。
第二,制定一个自己专属的学习规划。
虽然在学校里面老师会有课程表,每节课也都有任务安排,但其实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阶段,都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如何高效的利用这些时间,才是你和学其他学生拉开差距的关键。
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这样有一个好处,你在刷题的过程中,知道今天要干什么,该做什么题目,你能够提前安排好学习任务,而不是想起来了,刷一点题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基本不会有任何效果。
并且如上面分析的,把学习任务间隔分配,比一次性集中学习,效果要好很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