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做高考试卷(数学老师做高考试卷花了两个小时)

数学家做高考试卷(数学老师做高考试卷花了两个小时)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10-18 20:57:44


华罗庚


今天看到这个提问,回答人很多,大部分人都非常肯定地说,陈景润和华罗庚得不了满分。


我都惊讶坏了。谁给你们的勇气说这话啊?你们见过天才吗?


先说一下我,我没见过天才,只能说见过一些聪明人。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蓉的妈,黄药师的老婆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看了《九阴真经》就把它记下来了。书里写着很夸张,生活中这样的人是有的,最强大脑我就不说了,就说我认识的人。


清华一位教授,他年纪很大了。有次,有位年轻老师写了本书,获了个奖,他挺感兴趣,把那本书翻了翻。后来过了一阵,年轻老师拿自己的书写论文,请这位教授去审。他看了看,对年轻老师说,你应该举你书里哪几个例子,那几个例子跟国外某本书上的不一样,比它的巧妙。我们旁听的人都惊了,因为那个方向也不是教授的研究方向,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在高校教授里,这样的人非常多。比如,我一位很尊敬的教授,我每次看到他都会有些紧张,因为他会记得一年前我跟他说过的话。虽然我记性也不差,但要同照相机般的,还是做不到。


费曼

在书里看到的天才,美国物理学家费曼。他能心算e的3.3次方,e的1.4次方。费曼谦虚地说,因为他知道了e的2.3次方,还知道一连串的各种数字,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心算出来,比被人查表要快。有次他宣称多难的数,他都能在60秒内算出,果然很复杂的级数,他都算对了。有这个本事的人不止他一个,另一位诺奖得主汉斯·贝特也可以非常快速地算很复杂的数字,用的是计算机算法常用的内插法。这说明对于天才来说,不仅记忆力好,而且计算能力非常超群。


我前一阵写了关于爱因斯坦上学期间,学习是否好的帖子,用各种资料论证了爱因斯坦是位学霸。然后评论里还是有人不信,有人说,我是希望论证学霸可以成为研霸,来安慰自己。我看了真是哑口无言,不知道说什么好。


为什么大家宁愿相信天才们是学渣,而不愿意相信天才们是学霸?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对于天才们来说,成为学霸是必须的,天经地义,不是学霸才是有特殊原因。他们是天才,区区的教材的东西怎么可能难得倒他们?在他们看教材,真的是浅的不能再浅的东西。


大家想想看,今年湖北省的状元常书杰,他在北大混了3年,挂科混不下去,回去重新高考,就一不小心考成了湖北省状元。常书杰,在北大里面的学渣,学了一点大学的知识,再去高考,看高考就是降维打击,轻松成状元。难道堂堂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连数学高考卷子都做不对?太小瞧科学家了。


而且,数学高考满分根本不罕见,每年好多人都得满分,难道这些人比华罗庚和陈景润厉害?


华罗庚是位天才,他是中国的拉马努金。中学毕业,在家自学数学。那个时代可不像现在,有很多资料可以获得,非常少的资料,也没有人可以讨论。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华罗庚做出了世界级的成果。他一个初中生,27岁就当清华教授,那时候清华数学可不差,还有陈省身这样的高手。华罗庚独创了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同时代和后代人,对华罗庚的评价都是他是一位天才。

陈景润大家对他的了解其实不是很多,除了知道他解决了部分哥德巴赫猜想之外。我看过陈景润夫人的回忆文章,说陈景润其实情商非常高,也极为聪明。为了研究,查找资料,陈景润自学了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在《陈景润》里写了他是如何学习语言的,就是靠自己天才脑袋硬记啊。拿本字典,把各种语言的单词记小本本上,然后开始查资料,不会就记下。


说陈景润考数学考不了满分的朋友可以试试用这种方式学语言,看看能不能学会。


对于陈景润和华罗庚这样的数学家来说,高考试卷就是咱们看20以内的加减法,这有什么难度啊?


大家觉得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