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第一届新中考数学命题改革及备考策略研讨会在南海外国语学校圆满举办。
当天,数百名来自广东省各地区的初中数学教研员、初中数学科教师、从事中考改革及教育评价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2024新中考数学备考策略,精准把握中考命题思想,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确保初中复习扎实、有效、更有针对性。
来自南海外国语学校的范明明老师展示了《中考数学复习研讨课》课例。
老师在课程正式开始前,以“如何设计遮阳篷”这一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归纳总结出解决此问题的三大关键因素:遮阳功能、太阳高度角、窗户高度。
随后,老师通过任务式学习法,让学生们在每个学习任务中,逐步理解课堂知识,掌握中考数学夹角公式,养成建立数学模型解题的学习习惯,并引导他们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再次聚焦关键要素,不断改进、检验优化。
课后,老师布置了“为学校的某个窗户设计一个遮阳篷”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们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来自佛山市和顺第一中学的李西华老师做出《矩形折叠中线段长问题》示范课。
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李老师引用了教材中关于折叠的1道例题,并让学生们上台分享解题思路,通过师生问答互动,李老师带领着学生们深入思考折叠问题,并将中考数学中关于折叠的相关考点进行了归纳,最终得出结论:“折叠问题的本质就是轴对称”。
教师通过创设不同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多角度的独立思考,学会综合运用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等数学知识去解答折叠问题。
最后,李老师还送上“画草图、找特殊图形、找数量关系、列方程”等答题锦囊,让学生们在考试中“抓住折叠问题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佛山市教育专家对两位老师的精彩课例展示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并对“聚焦‘问题解决’·助力‘双减’落地”、“聚焦‘问题探究’·发展核心素养”两大主题做了高质量分享。会上,他分析了“问题解决”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演变:小学—主题式学习、初中—项目式学习、高中—数学建模活动 数学探究活动。
专家表示:中考数学试卷的命制目标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对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初中教学要侧重于问题解决,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针对于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家给出的建议是:
①研究《标准》,明确学业要求。让学生经历“真实情境—驱动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改进—交流与展示”的基本过程,体验从数学视角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方法和程序,探索研究真实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散思维。
②梳理素材,形成研究方法。梳理教材中“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的素材,查找对应的中考试题和模拟试题,在二轮复习中以微专题的形式进行突破。同时,可以梳理教材中涉及的跨学科学习的题目,从知识维度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研究。
③转变观念,转变课堂教学。开展“以现实问题和跨学科实践为主,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的教学,使学生们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数学知识。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邀多位数学领域的资深教育专家线上线下指导分享,引导现场教师们对考试命题进行深度思考,并建议教师们根据课标要求与命题思路调整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们把握中考数学考向,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避免学生陷入茫茫题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