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真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昨天,网友闲散老年人在网上公布了自家孩子的中考成绩,看上去真有点“惨不忍睹”。语文35,数学15,道法12,历史14,物理23,化学15。这7科是九年级的文化课学考科目,我给算了下,总分129分,平均分18.4分,何况这还是在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150分的前提下。
用该网友的话说,成绩出来了,但他“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能不能这样理解,家长对孩子考出这样的成绩还是有心理准备的,知道孩子平时学习是什么水平的。
但该网友有两点心有不甘。
一是对孩子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感到不甘。每天六点半到校,一天三顿饭在校,晚上九点半才回家,起早贪黑的,忙活了一年,迈入高中校门的总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最终成了一位忠实的“陪考者”。
二是对起早贪黑的学习,最终去“职业技术院校”感到不甘。学习没学好,最终的归宿是去职业院校学一门技术,但这类学校“实在不行,管理跟不上,学习更白搭。” 对孩子在学习的年龄不能好好地学习,为孩子迷茫的前途感到担忧。
笔者是一名毕业班老师,对这名家长的想法和担忧也感同身受。说实话,这样的孩子在班里有不少,就是经常说的,上课睡觉,下课尿尿,提问啥也不知道的那种。老师们基本上都放弃了,50%的高中录取率,决定了,就是比这个孩子成绩好很多的学生,也不一定能顺利迈进高中大门。
最近非常流行这么一句话:成绩优秀交给国家,学习不好承欢膝下。学习,真不是这一部分孩子的菜,但如果不学习,直接走向社会,那更是很难谋生。
但话说回来,以后要想取得成功,智商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主要是靠情商。学习不好,并不代表干其它的就一事无成。既然成绩难以改变,还是选一门孩子喜欢的技术学学吧,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他安身立命的资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