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从106分到128分,需要多长时间?
数学从106分到128分,我只用了50天!
今天分享的这位同学的数学底子不差,高一高二数学成绩也都在120分到130分左右。
但是一到进入高三,一切都变了。
数学总是100 分,很少上120分!
并且最可气的是压轴难题得分还可以,但简单题和中档题反而丢分很多!
孩子也很难过,也不知道咋回事:
- 怎么数学成绩就一次高、一次低呢?
- 为什么到了高三,自己刷了更多题,怎么成绩反而下降了呢?
一对一试卷分析之后,我发现这位同学考试得分低绝不是能力问题,原因如下:
- 孩子分析一些题目的思路非常清晰,并且2周之前的题目也都记忆的非常清楚。
- 上图中的试卷,简单的第1题和第7题错了,压轴11题错了,但是最难的12题对了!
- 比如中档题18题错了、扣6分,而压轴的20题扣3分、21题扣6分,难题得分可以,中档题反倒扣分不少!
所以,这位同学数学106分,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考试技术和应试心态问题:难题做对了,简单题和中档题反而丢分了!
那么,应试心态、考试技术问题怎么解决?
讲道理?
不可能,大三甲的孩子没有笨蛋,道理都懂!
来,看看我的解决办法!
第一、先来说应试心态问题,是想赢和不输的区别!
平时小考不输就行。
在调研考试、联考中,孩子的想法是我要查漏补缺,争取每次考试能取得进步,这个时候就迫使我们每次测试都不断的努力和冒险,调整自己的每一次考试状态,这个时候心态是积极的,所以你会越来越好。
然而,等真正到了大考试的时候,我们就会想着求稳就行,就会希望自己能放松心情,保证和平时测试状态一样,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了,稳定发挥就行,不犯错就行!
这个时候孩子的思路是是求稳,也就是保守和避免出错!
然而事实上,在巨大的压力下,避免错误和避免发挥失常,只会导致更多的错误。
考试状态就是一个“要赢”、一个“不输”的状态。
当一个人在“要赢”的状态时,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而“不输”所带来的保守心理,会更加束缚孩子的思维,同时带来更多紧张和不安,以至于发挥失常。
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应试心态的问题,想赢和不输的问题!
这是孩子们必经的过程,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晚,有些走了弯路,有些能快速的度过这一关!
第二、孩子确实存在知识点上漏洞!
在孩子的认知里,他不知道自己的薄弱在哪里,只想着说我多刷题白,不然还能干啥!
但是,我们的观点,这个分数段的孩子来说,大块的薄弱点,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种属于高考的重点难点,掌握的还可以!
但是在细小地方,比如某一模块中小题型是存在问题,同时压轴模块的小题上存在问题!
考试的时候:
- 压轴大题圆锥曲线能拿到8分,导数6分,这是扣10分,
- 压轴小题,11,12,15,16错1-2道,中档题1-8,再错1道,
- 然后解答题17,18,19有一道或2道能的一半分,再扣一半分,
- 扣分就是31分左右,
孩子的卷面分数就在103-120中间!
大模块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细小的上面有漏洞。
这种漏洞题,可能不常考,但是一旦出现,一定扣分,成绩直接下降。
所以,这孩子成绩波动非常大,同时,始终没能考到过120以上。
怎么解决,怎么精准找到孩子的薄弱知识题型?
方法是数学统计分析。
我们拿到孩子近5次的数学试卷进行统计分析,最终找到了3个细小的知识漏洞,然后用qbq的方法对这3个漏洞进行了集中的突破。
第三、考试技术训练
考试技术训练要结合孩子的考试答题卡、草稿纸进行一对一沟通,这里不再展示!
最后,经过将近50天的调整训练,孩子最终成绩考到了128分!
这也给了孩子极大的信心,他知道数学能提升,自己能力绝对没问题,学习的冲劲也更足了,连带着理综和英语也提升不少!
数学从106分到128分,我只用了5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