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期末考,面对各种分数结果,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呀。
还记得小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只考了33分。
回到家,我忐忑地把试卷递给妈妈,以为会被劈头盖脑数落一顿。
结果,妈妈只是淡淡地瞄了一眼试卷,问了我一句:这是你自己做的,还是抄的?
“当然是我自己做的!”我肯定地回答道。
“那就行了,下次再努力一点。”妈妈说完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从此以后,我努力学习,数学成为了自己最优势的学科。
再后来,我考进数学系就读大学本科。
长大以后,每次回想起这一幕,内心总是充满感激和感动。
感激妈妈特别的养育方式,让那个曾经“下沉”(分数低)的小女孩“上升”(自信)起来。
如果当初,妈妈劈头盖脑地把我臭骂一顿,也许从此以后,我再也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甚至可能会厌恶数学。
教育,是让一个人人格特质升沉的枢纽。
我们说,一个人做一件事,有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
成功让人感到愉悦,愉悦会让人产生良好的自我认知效能,就是“我能行”,这种效能会促进我们反复去试验成功的方法,从而形成经验,获得新知识。
反之,失败会让人感到沮丧,沮丧会让人产生低认知,就是“我不行”,久而久之,人就会自卑,不自信。
人一旦形成自卑,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被提上来。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
很简单,就像我妈妈的做法一样,在我沮丧的时候(考低分),拉我一把,鼓励我,相信我,不让我觉得自己不行,帮助我进入成功的路径。
面对孩子考低分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