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试卷讲解教案(三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试卷讲解教案(三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4-08-22 13:53:47

《数学广角 ——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 104 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易于理解的简单实例,初步掌握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根据策略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集合思想。

3.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利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

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难点: 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学校的老师都说咱们班的孩子聪明,你认为作为一个聪

明的孩子,应该具备哪几点呢?

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出示: “聪”字

师:作为一个聪明的孩子,首先上课要用“耳朵”认真听,用“眼睛”

仔细观察,用“口”积极发言,用“心”认真思考。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脑筋急转弯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

出示: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公园玩,每人买了一张票,可她们只买

了3张票,为什么?

生:猜测

师:到底是几个人呢?

出示图片:外婆、妈妈、女儿

师:咱们一起看一下:中间的这个人是小女孩的妈妈,外婆又是妈妈 的妈妈,2个女儿呢?小女孩是妈妈的女儿,妈妈是外婆的女儿。中 间的这个妈妈有双重身份,你能用一个关联词语来介绍一下妈妈吗?

生:妈妈既是小女孩的妈妈,又是外婆的女儿。

师:其实在生活中,这样双重角色的事例还有很多,期待你们去发现。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兴趣是第一任教师,只有学生有所思、有所疑,才会主动探究,

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训练能力。

二、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设置因重复而引起的认知冲突

师: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还多才多艺呢。瞧,这是老师搜集到的

信息。

出示参加书法比赛和绘画比赛的统计表格。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说一说。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说一说。

师:参加书法比赛和参加绘画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1:11 人,因为 6 5=11 (人)。

生2:我认为是 9 人。

师:为什么是 9 人呢?

生:因为有两个人重复了,这两个人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 画比赛。用 6 5 计算就把这两个人重复计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

所以要减掉 2 人,重复的人只能算1次。

2.感知集合思想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精彩,为了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我们把几位参加

比赛的同学请上讲台,好不好?

师:请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站在讲台的左边,请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

站在讲台的右边。

生按要求站在一边。

师:这两个同学,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我们两个不知道站哪边?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师:请大家说一说,她们两个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的同学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的同学表示只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

右边的同学表示只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

中间的同学表示既参加书法比赛,又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

师:那你能不能设计一幅作品,让我们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同学参加

活动的情况,又能看清楚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找一个学生读一读)

请你设计一幅作品,让我们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同学参加活动的情况,

又能看清楚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想:用画图的方式能一眼就看清楚。

画: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说:与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画的图表示的意思。

小组开始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作品并汇报:

生1:用3个圆圈的方式画出:

左边的圆圈表示只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

中间的圆圈表示既参加书法比赛又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

右边的圆圈表示只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

生2:用长方形的方式画出:

左边的长方形表示只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

右边的长方形表示只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

师:这两个人为什么写在了中间?

生2:这两个同学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生3:用集合圈的方式画出。

左边的这个圈表示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右边的这个圈表示参加绘画 比赛的学生,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既参加书法比赛又参加绘画比赛的

学生。

师:大家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

师:你们觉得这两个小组,谁的方法更好一些?

生:第三种。

3.认识集合和集合图

师:老师把你们创造的两个圈搬到黑板上来,用一个圈表示参加书法 比赛的学生(画出来),再用一个圈表示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画出

来)。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生:既参加书法比赛,又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

集合;把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看作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这就是

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集合(板书)

出示资料卡片。

师:你们知道吗?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英国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他

叫维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集合的。人们为了纪

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图,所以集合图也叫维恩图。

师:请参加比赛的同学把名字贴在相应的集合圈里。

学生贴完,出示动态图, 一起检验是否贴对。

师:咱们接下来做个游戏,看谁的反应快?

游戏:师提问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学生快速回答。

4.探究算法

师:你能列式计算出参加书法比赛和绘画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吗?

1:6 5-2=9 ( 人 )

师: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减2?

学生说一说。

2:4 2 3=9 ( 人 )

学生说一说每一个数表示的意思。

再次让学生把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说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理解最深 刻,也最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我给予了学生充足 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观察、猜测、

操作等活动中逐渐掌握新知。

三 、练习巩固

1. 下面是三年级(1)班会游泳和会骑自行车的学生名单。

(1)把学生的学号填在合适的圈里。

(2)会游泳和会骑自行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2. 南关小学要举行趣味运动会,三年级(2)班 一共有16人参加了

比赛,参加跳绳比赛的有 12 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 8 人,这两项比

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知识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 、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集 合

参 加 书 法 比 赛 的 参加绘画比赛的

秦瑞航

丁子森

赵海洋

王智远

冯姿瑄

郭梦菡

张心语

李文夏

吴国豪

既参加书法比赛又参加绘画比赛的学生

6 5-2=9 ( 人 )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