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分析
今年试题的难度明显大于去年,去年高分段扎堆儿的情况,不会重演。
整套试题的创新力度很大,尤其是难度适中的中档题,多道题目都很新颖,在绝对难度没有加大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凭借新颖来制造难度选择题最后一题,不再是函数图像的识别,而是几何关系的论证,三组数量关系都需要借助几何直观进行判断,加大了难度。
填空题最后一题,依然是工序设计,变化不大。
在10道中档题目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有5道没有很大变化,这5道题分别是:17题混合运算、18题解不等式组、19题分式的化简求值、20题四边形的判定和计算、22题一次函数;
剩余的5道都有创新,比较新颖的有,如21题对联裱装、23题舞蹈队员身高数据方美应用、24题圆的证明与计算25题节约用水策略的设计,等等,这几道中档题客观上都加大了全卷的难度。
2022年中考试题新函数图象或者函数应用类型的图目,重新回到试卷中,题目背景是滑雪大跳台,今年则更换为节约用水方案比较,这种综合与实践类型的题目值得持续关注。
最后三道压轴试题:
代数压轴题:和往年几乎一致,基本上没有变化,各个区县都多次模拟了这个类型;
几何压轴题:虽然也是中点的构造与应用,但是与前三题相比,难度略大一些,每种方法都有一些小的障碍;
新定义试题:难度不能算大,但是考虑到试卷前面中档题和几何压轴题的难度,可能考生做到这个题目时,已经很难沉着冷静了。
总结与备考建议
1.2022年的题目太简单了,97分是众数,今年稍微加大难度,在情理之中,这在考试之前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即便有了心理上的预期,那些中档题难度的调整也肯定让所有考生感到了压力。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2011版升级为2022版,初中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试题中选择题的弦图/K型图、填空题工序设计对联裱装、方差计算、圆的计算、用水策略,都可以看作是创新类型的题目,都对应着上面不同的学科素养,中档题难度的变化和创新,值得下届考生高度重视。
3.高分满分备考策略只有一条,那就是不要有薄弱环节。经常有考生或者考生家长,在中考前答疑,问的最多的,就是“压轴题怎么提分”、“几何题有多少个模型”、“想突破最后两道题该怎么做”等等。
这些问题,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个考生,因为中考目标的调整,备考策略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这么笼统的问题,都没有办法具体回答,或者根本回答不了。
只能说,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考试预期”,都是正常发挥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