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落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很多科目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题量变少、题型改变、分值有变、考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手。
面对这些改变,很多考生第一感觉就是“太难了”!此次九省联考传递出了哪些信号?考生该如何分析试卷?对2024高考有哪些启示?2024届新高考省市师生家长重点关注!
01、九省联考题型及分值重大变化
2024届九省联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语数英三科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各省自主命题,其中语文作文有4道,各省选择其中一道。由于各省物化生政史地试题有所区别,本文重点探讨的是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语数外三科试题。
01
数学
相较于之前全国卷的分布,本次题型有如下改变:
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试卷在整体上延续了全国新课标卷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结构。但是,试卷相比以前发生重大调整,试题数量减少,总题数从22个变成了19个。除单选题的个数和分数(8个,40分)不变外,其他题型在个数和分数上均有所调整,将原来的4个多选题(20分)、4个填空题(20分)、6个解答题(70分)分别减少为3个多选题(18分)、3个填空题(15分)、5个解答题(77分),其中只有解答题增加了分数。
解答题也不再是之前的三角、数列、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全考,而是六个板块中选出4个考察,最后一个题目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本次试题引导考生“多想少算”,有利于考查理性思维和核心素养的水平,符合国家对高考改革的要求;引导考生从小处着手,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规计算;从大处着眼,建构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
考题的顺序安排也打破常规,有所变化,防止猜题押题。
总之,变化之大,令人震惊!
02
英语
英语强化对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启用语法填空和读后续写等新题型。
总体来看,与原试卷结构相比有以下变化:
第一,减少语言知识运用类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增加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分值。比如,英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由45分降至30分,阅读部分由40分增至50分。
第二,题型更加多样。比如,英语试卷的写作部分为根据提示信息写作和读后续写两种题型。
第三,传统题型所占分值减少,或不再使用传统题型。比如,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题由30分降至15分。
03
语文
九省联考语文试题进一步强化了“因文设题”“以材设题”,选择题也有增加。
02、2024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看完以上命题变化,很多考生家长好奇,2024年高考命题方向如何?
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2024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4)》中有提到!报告从7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6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2023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政策与特征、教学改革与评价、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
其中:深入探讨2023年高考试题中的“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鲜明特征,剖析“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综合阐释高考命题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
此外,教育部也明确: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各省市的逐步深入,高考命题也更能体现创新性要求。通过命题创新,创设新颖的试题情境、题目条件、设问方式,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由此可见,2024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仍将围绕“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展开。
03、对2024高考有哪些启示?
那么,这次九省联考对2024高考有哪些启示?释放了哪些信号?
01
重基础、活学活用
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科目通过改变题目的设计思路与风格,力图有效地遏制猜题押题、题海战术的蔓延。基础题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就能解决,无需刷题。创新题新颖、灵活、不落俗套,脱离一般的解题套路。试卷打破了试题题型、命题方式、试卷结构的固有模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采取多样的形式、多角度的提问,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仅是学生刷题和训练的技巧。
考生需重视教材,重视概念,夯实学习基础,学会思考和深度学习。
02
稳扎稳打,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无论考试题型怎么变,基础和应用能力是关键。建议参加2024高考的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与其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费时费力,不如注重基础,切实理解基本原理,反复研读往年高考试题,参透命题者的命题思路,知道命题者关注什么、考查什么,从而反观和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梳理知识框架,聚焦核心问题,提高效率,稳扎稳打,积极应对,从容备战!
03如何才能让此次联考发挥更大化价值?
此次九省联考属于新高考性测试,因此不管是对于2024年已经考过的省份、没考的省份以及2025年即将加入新高考的省份都有着指导意义,试题含金量非常高,对于高三以及高一高二的考生都是难得提前历练的机会!
04、如何做试卷分析?
此次九省联考是新高考的风向标,也是一次暴露自己学习问题的宝贵机会,对之后的复习、备考方向等起重要作用!各位考生家长一定要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充分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为高考发挥更大价值!
下面整理了试卷分析四大方法,帮助大家查缺补漏!
0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问题情景不清(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和表述不清(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更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
0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0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
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所以,同学们可以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0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
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
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掌握,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
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