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六以内加减法图片

试卷一年级上册数学六以内加减法图片

首页数学更新时间:2025-04-12 07:42:23

文|凝妈悟语

孩子学到了100以内退位减法,感觉难度一下子上来了。

放学的时候,孩子非常不开心,因为计划延时课做完数学作业,但是非常难,做的非常慢,导致只做了很少一点。

难过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个打乱了他的计划,本想晚上多玩一会儿,泡汤了。

一个是不太理解怎么算,感觉像掉入了一个黑洞,看不到做好的希望。

耐心安抚,许诺可以和他一起解决,先吃个定心丸,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很重要。

提供解题思路

写作业的时候,给他提供两个思路。

一个是破十法,就是分大数。

比如98-9=?

把98分成88和10,

先算10-9=1,

再算88 1=89。

或者把98分成80和18,

先算18-9=9,

再算80 9=89。

另一个是平十法,也叫连减法,就是分小数。

还是算98-9=?

把9分成8和1,

先算98-8=90,

再算90-1=89。

让孩子选择一个喜欢的方法,他感觉平十法更好理解,决定这次作业全部选用平十法。

他开始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边说边做。但并不是马上能完全掌握这个方法,算起来还是很慢。

发现难点,提供解决方案

发现他遇到的难题是:

1、不太理解退位,经常忘了退位,得数的十位数和大数的十位数相同。

比如98-9,他可能会写成99。不理解为什么90多要变成80多,怪不得破十法分大数会看懵。

2、容易减错,经常把同一个数减两次。

比如98-9,应该先减8,再减1,他可能两次都减8,得数变成了82。

3、遇到大数是整十数,反而卡壳。

因为习惯于把小数分成两个1以上的数字,看到大数的个位是0,认为小数不可能分成0和本身。

比如看到50-4=?突然有些发愁,4到底该怎么分成呢?

不过,这不是大问题,反而为后面的快速运算做好铺垫。

第2个难题需要一定的熟练度,思维有个转换过程,慢慢来。

只有第1个难题急需要解决,用实物演示一目了然。

我们用的是数字积木方块。

10个方块一组,排成10排,足够囊括所有100以内退位减法,需要多少用多少。

当孩子苦思冥想不知道该如何退位时,掰下几个方块,让他明白整十的数少了一排,就变成前面小10的整十数了。

还是用98-9=?举例。

先减掉8后得到90,90再减1会变成什么数呢?

从9排数字方块中拿走一块积木,就变成了8个整排,也就是只有8个整十了,所以是89。数一数,也是89。

这样的演示把抽象的数字具象化,孩子很容易理解。反复做五六个题目,就能熟透于心。

如果没有数字方块,也可以用计数器,珠子是一个个排列,每一排也是10个,使用原理完全相同。

一年级孩子应该都有这样的计数器,不只认数有用,计算也能帮大忙。

意外发现,提升做题速度

孩子克服难题的时候,有个好习惯,是边说步骤边书写

这也让我们能看到他的思路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快速掌握。

一共是100道题,当他做到80多题时,突然发生了思维跳跃,简直是提升速度的契机。

做到91-3=?

孩子说:3分成1和2,90-2=88。

诶,不错呀!

91-1=90,算成整十数的这一步,熟练后完全可以不说,直接看成整十数减一个数就可以。这样简化计算步骤,算起来不会错,而且速度更快。

按照这个思路,再算剩余的题目,就是小菜一碟了。

比如算43-6=?

想6分成3和3,算40-3=37。

算28-9=?

想9分成8和1,算20-1=19。

小结,100以内退位减法,平十法怎么教,孩子才能懂?

第一,告诉孩子平十法做题步骤。

平十法就是把小数分成两个数,用大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让孩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知识。

小数分成的两个数中,其中一个必须是大数的个位数字,固定这个数,另一个数孩子就能用上学期学到的分成规律来解决。

比如,45-7=?

大数45的个位是5,那么小数7要分成5和另一个数,想分成规律,7可以分成5和2。

先算45-5=40。孩子已经掌握了不退位减法,能理解这个算式。(熟练掌握后,这一步可忽略,直接想到整数)

再算40-2=38。孩子会算10-2=8,但是可能无法延展到更大数字退位的问题,不理解40多为什么要变成30多,接下来用实物演示。

第二,用实物演示克服理解困难

找积木块或计数器,摆出40,让孩子看有4个整十。

拿走2块积木或移走2个珠子。

让孩子观察,还有几个整十?孩子发现是3个,那么就是30多了。

数一数,还剩下38块积木或38个珠子。

这个过程直观演示了一个整十数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小10的整十数,“十位减1”的原理一目了然。

第三,让孩子边说边做

从实践中发现,孩子边说边做,思维清晰,理解容易,掌握速度快。

这是因为:

孩子将思维转化成语言时,会主动梳理思路、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路径,减少错误率。

听觉和视觉、动觉同时激活不同脑区,信息通过多通道储存,记忆更牢固。

口头表达也可以让自己全身心投入解题当中,缓解焦虑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干扰。

所以鼓励孩子,说出并写出所有做题步骤。

开始可以说一步写一步,连小数分成的两个数都要说出来写出来,熟练了就可以只说过程写出得数。

写在最后:

100以内退位减法,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难点,出错率高,做题速度慢,挫败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理解孩子的难,及时帮助孩子整理思路、克服困难,让孩子学会解题,树立自信。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