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高中数学考试每次145 的人怎么做到的?看网友分享明白了。
能考到140以上的,都是有数学天赋的,数学这门课,光靠努力是不行的。
我最高的一次是考的149分[大笑]我们数学老师上课解题没思路就看我,我跟她对视就代表我会他就会喊我。
别信他们的[捂脸][捂脸][捂脸]数学理解能力都是天生的。智商是天生的,人家可以自学或者老师讲一遍明白原理。根本不刷题,老师怕打击普通学生和家长根本不会说[抠鼻][抠鼻][抠鼻]
前几天碰到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他说他高一数学才80分左右,后来按照自己的方法:把数学课本上每一行加粗黑体字的句子和公式全都背下来,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想到某句黑体字句子和某个公式,套进去就行了[捂脸][捂脸]后来高考考了140 。[捂脸][偷笑][赞]
07届,我高中三年数学好像没低于过145,尤其是高三,基本每天考试,用不同的解法检查前面题目两遍保证不出错。四年级到高二一直参加奥数,尤其是高中竞赛提早接触了积分,对最后一题[呲牙]
高三那年新来一数学老师,从不搞题海战术,而是帮我们总结题型规律和考点,并且勉励我们任何数学考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结果以前考试勉强及格的我高考成绩是120多分。
高考考了139,方法跟第一个分享的很类似,注重刷题,构建思路,重视复盘,难题整理归纳。
我高考数学146。平时在校数学考试也都是这个水平。我觉得数学基础很重要,还要有强逻辑推导能力。
我高考数学146,平时模拟在140-150之间,唯一会丢分的题是最后一道大题的第二问,有时是找不到思路有时是来不及做。我高考最后一题是椭圆方程,第二问是求轨迹。做到这里时我还有半个小时,我用20分钟检查前面,确保全对,然后10分钟做好第一问,放弃最后4分。唯一的经验就是学好课本,然后做题时反向去想出题者的意图。
首先要有一定智商,其次就是方法,我跟第一个的方法差不多,高中前两年没好好学,到模拟考试时,数学才50多分,就这总分年级也能在一百名以内,最后三个月就是这种刷题方法,高考考了120多,我们那个年代120多已经很高了,最后上的中部的985。
140 ,必须天赋,纯努力一点机会都没有!既然是天赋每个个体都不同,虽然努力也一样重要,但是跟天赋没法比!我印象中一个同学,高一高二因为讨厌数学老师,上课不听作业不写,考试前一周看看书上例题,看看同学的试卷练习题,然后就130 。后来高三遇到一个好的数学老师,然后就145 。然后高考数学满,理综280 ,我们除了羡慕嫉妒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数学真的靠天赋和智商,但是!!!告诉那些数学没天赋的别怕!!!我们都是应试教育,数学题目无非就是一个知识点的各种变种,你得各种变种都会了,这就是为什么高分都要刷题。一个知识点的变种都会了,计算不要出错,那起码除了最后 2 大题就没问题了。最后 2 大题,有可能就是 2 个甚至是 3 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的变种,这得靠你的理解和日积月累了。好在这种题不多,而且分几个小题目,小题目往往也是一个知识点,先拿上那部分,你会感谢应试教育的[捂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