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物理、数学不分家,数学学的越好,物理学的也能更轻松一些。
那么,我们先聊一下高中数学,高一数学50多分确实是底子有些弱,但是好在这门学科关联性不像高中物理那么强,所以属于学一个专题提升一个专题的成绩;这科高考150分,若不想影响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怎么也得拿个80分,这科的特点是提升快空间大,高中需要对你安排的某一专题进行系统学习,要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去学习?譬如函数,我们要从一、二、三、指、对、幂六个方面进行学习,练习题要同步课程,整个专题学完,尽量再做一些类型题进行强化巩固,高中数学出题各种拐点,所以多动脑多动笔,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现在,我们再聊一下高一物理,在数学底子有点弱的加持下,物理50多分的成绩来看,说明物理逻辑还是可以的,纯底子部分问题不大,但是题型和解题方法掌握的不全,所以做题呈现出吃力状态,越往后越混乱;听课听的懂,做题一做就废,这科的学习路子和数学来对比完全是两种概念了,从高一一整年来看,无论什么阶段只要物理学科有问题,都需要从头往后捋,也就是按照直线运动、受力分析、牛顿专题、曲线运动、机械能做功的顺序去学习;因为高中物理各专题关联强的属性,我们会发现就上学期所学习的受力分析来看,贯穿整个高中物理;足见前面专题出现问题对后面学习的影响之大;若是不及时解决前面的问题,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不会的会越来越多,题是越来越不会做(基础题除外)。
所以,高一数学无论从物理学科学习来讲,还是从高考分值占150分的大比例来看,我们都需要学的好一些, 寒假阶段建议往下开一些高一下学期的新课,剩下的时间把高一上学期好好复习一下;若是补课,线上线下都可以,老师要选负责任的适合自己程度的就可以,不一定要和最好的老师去学习,底子要好好强化,针对性训练,高中数学忌讳泛泛的大量的刷题,譬如看一道题的解析,要先看懂,然后自己扣上解析再练一遍,如果还是有问题,标注一下,再看解析,然后再练,所以需要反复练,而不是大量的无差别的练题。
高一物理,假期把各专题按照学校开课的先后顺序,把题型和解题方法学一遍,多琢磨多动笔,别听懂了就觉得自己会了,那可能是假会;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每一个方法的每一步是怎么应用的,一定要反复琢磨,这样才能把老师的方法真正意义的转化为自己所用,这样我们再去针对性练题的时候,解题会思路清晰,知道每一步需要怎么去处理;上学期的都整完,有时间可以往下开点下学期的新课,没时间的话可着上学期去安排学习。
高一物理,不建议自学,不建议自己通过大量刷题去总结题型,即便有时间安排做题,总结的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是最简的最优的解题方法;这科在选择老师上,和数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无论程度好坏,都建议跟着专业课特别好的老师去学习。
综上,高一物理、数学50多分也是正常的,别迷茫,现阶段还没学习太多,所以每科提升难度都不是特别大,需要提升的时间也不是特别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