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中,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区别其实还是很大的,它不像小学阶段,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大,基本上都是同步的,但是到了初中阶段,从七年级上册的开始,代数和几何内容的进度就明显不同,很多家长也在问我这个问题,今天我就比较一下,也分析一下这两个版本在设计上的考量,以及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应该采用哪个版本的教材会更加合适。
先看一下七年级的区别,七年级是代数思想的构建阶段,在版本上,人教版七上:有理数→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直接建立方程工具);而北师大版七上:有理数→整式加减→基本平面图形(代数几何交替学习)。很明显,北师大版通过七年级穿插几何认知来缓解代数的抽象性,而人教版遵循"数→式→方程"的纯粹代数逻辑链。
从实际学习来看,我发现很多七年级的新生,包括一些在小学阶段成绩还不错的新生,都会明显的表现出不适应性,就是从算术思想到代数思想的转变没有很顺利的过渡,表现就是关于数轴动点问题做的很不好,也表现在一些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做的也不好。如果采用北师大版的教材的话,至少代数思想的建立方面压力不会太大,因为它引入了一些几何图形的概念来冲淡代数内容,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用人教版的教材进度来讲的,一气呵成,一下子把算式和方程讲贯通。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七年级学期的难度要比上学期提高不少,很多学生刚上初中是因为节奏跟不上,难度上其实感觉还好,但是到了七年级下学期,随着难度增加,一些学生慢慢就掉队了。
人教版七下:平方根→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北师大版八上: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很显然,在七年级下学期,人教版采用了数形结合的策略,而北师大版几乎全是代数内容,从内容衔接上,北师大版可能更加顺畅丝滑一些,但考虑到北师大版在七年级上册关于代数式的知识讲的并不是那么全面、深刻,所以实际上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在使用北师大版学习到七年级下册的二次根式时,会有一些障碍,特别是二次根式计算时,感觉他们会有一种生疏感。
从我个人的习惯来说,我比较喜欢把代数集中一起讲,把几何再集中起来讲,我不太喜欢穿插着讲,本来一周就 一次课,再不集中突破关键题型和重点知识点,很难出效果。所以,在七年级下学期,我比较倾向于北师大版本的讲法,当然,七年级上学期我用人教版的进度拉一遍,学生的代数思维掌握的还算可以,这点从他们能比较好的完成动点问题甚至动角问题就可以验证。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八年级就进入了初中数学的深水区,这个阶段出现的全等三角形堪称初中数学难度的一个巨大的阶梯。
人教版教材在八年级上册引入了全等三角形这个知识点,并进一步阐述了轴对称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习题难度很大,很多同学都能够体会到。在代数方面,继续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为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做铺垫,引入分式的概念,进一步加强代数算式运算练习。
北师大版教材在八年级上册首先讲解平行线与相交线,因为这个时候再不讲这个知识的话,下面的全等三角形就没法讲了,这样安排有他的合理之处,可以连续系统的讲解几何,不过我很怀疑孩子一下子接受这么多几何知识是否承受得了,当然, 像人教版那样,先在七年级下册讲平行线与相交线,再在八年级上讲全等三角形恐怕也有点弊端,就是学生有可能会忘记前面讲述的知识,这个还真不好平衡。
在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都引入了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是对全等三角形的补充和深化,客观地说,平行四边形这章的习题是很难的,在期末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压轴题,这里面涉及到的题型也很多,孩子们掌握起来是有很大难度的。
人教版除了继续深化二次根式外,在这个阶段引入了一次函数的概念,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函数这个概念,说实话,校内的题目都很简单,但孩子能否真正理解并掌握函数这个概念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函数理解不到位,那么后续的二次函数,高中的一系列函数学起来都会很吃力,很多高中生到了高一成绩就直线下降,甚至考不到40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初中阶段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学习不扎实造成的。
北师大版则引入了不等式的概念,实话实说,不等式其实非常简单,学习的时候可以类比于等式,但实际学习中我发现有一些学生不等式学的一塌糊涂,特别是系数是负数的时候,两边相除要变号啊,就是记不住,也不是很理解,这个地方丢分严重。
初中数学教材中,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有什么区别,都各侧重于哪些方面?
九年级上下册我就一起说了吧,人教版从一元二次方程开始,再过渡到二次函数,再反比例函数,此时北师大版才开始讲配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是很合理,现在才学配方法,孩子们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是有一定困难的,而且别忘了,好像这个时候直角坐标系在北师大版里还没有出现呢,那么对于数形结合,函数图像的处理等方面是有明显欠缺的,这也是我的讲义一般来说是参考人教版教学进度进行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何方面,人教版在讲完了全等三角形后,在九年级开始讲述相似三角形,这又是一个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概念和清晰,但习题的难度相当大。紧接着再讲圆,初中的圆的部分和高中的圆的内容是不同的,高中更加强调圆锥曲线,而初中则和全等三角形特别是相似三角形结合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初中引入了锐角三角形,其实就是简单的三角函数,但是,他考的不是三角函数,考的是相似三角形!我的天啊,这玩意儿也能往全等和相似上扯,太过分了吧,我都是安慰我的学生,咱们不怕,中考之后你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了,都会过去的。
对了,再补充一下,在圆那一章中,很多学校会忽视尺规作图,当然,从考试的角度来看,确实不太好考,出题的种类受到限制,当然,也能出一些难题。我想说的是,如果学有余力,其实是应该把尺规作图好好思考一下的,这个对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而不简单的仅仅去刷题,看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规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