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考完的苏锡常镇一模联考:江苏省四市所有高三学生参与,近似于高考!也是新高考改革后第一次集体模考。
信息解读此次一模考试数学试卷在整体上延续了全国新课标卷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结构。但是,总题数从22个变成了19个,减少了13.6%。除单选题的个数和分数(8个,40分)不变外,其他题型在个数和分数上均有所调整,将原来的4个多选题(20分)、4个填空题(20分)、6个解答题(70分)分别减少为3个多选题(18分)、3个填空题(15分)、5个解答题(77分),其中只有解答题增加了分数。
整套试卷减少了试题数量,增加了解答题的分数占比,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有所加强。由于试题数量减少,考查知识内容的覆盖面受到一定影响,测试卷着重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不受限于对某些具体知识内容的考查。测试卷很好地控制了试题难度,赋分更加合理,减轻了考生负担。测试卷灵活改变试题顺序,防止猜题押题,鼓励考生注重素质教育,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可以说,适应性测试数学试卷对可能的数学高考改革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值得关注。总结它的经验和实践效果,让我们对今后的数学高考改革充满期待。
本卷所表达的命题思想与顶层设计是这样的:减少题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做题!同时加大题目的创新度与思维量!其实这就是在告诉大家,高考要选拔的是会动脑的考生,靠“刷题”备考,没有真正理解内在规律的考生将越来越难以得到高分。这也告诉我们教师一条经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现在高考的新要求。
1. 试卷总体情况
此次适应性考试试卷的结构与以往全国卷新高考数学试卷的题长结构相比,有较大变化。8个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不变。多选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比过去少两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比过去少5分。解答题:共5小题,77分. 这与2023年的老高考题型相比,把4道单选题换成了3道多选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更加灵活和宽泛,体现了新高考创新的理念和特点。
2. 试卷结构的变化
有较大调整,重视创新思维培养。试题结构改为新高考的8 3 3 5模式,解答题考查的是解三角形,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导数。总体难度比去年高考的难度稍大,解答题压轴题难度偏大,考察的仍然是导数而不是之前各种千奇百怪的超纲题。解答题没有考察数列。
3.试卷内容的变换
2024年测试卷各个主题的题目数量和分值比例大致与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一致(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分别约占40%、40%、20%),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教考衔接,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突出主干内容。
4.试卷带给我们的思考
试题淡化解题技巧,注重通性通法。测试卷题目的设置层次递进有序,难度结构合理,大部分为常规题目。中低难度的题目平和清新,重点突出;高难度的题目不偏不怪,中规中矩,体现了良好的区分性。第1、2、3、4、10、12、15题(共44分)属于简单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特别是,第1题考查集合的关系,第7题考查复直线方程,既是基本内容,又略显新颖。第5、6、7、9、11、13、16、17题(共62分)属于中等考察难度的题目。主要考查常规的计算和推理,落实双减。
1、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现象,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
2、学生应认识到低效的学习方式只会带来无效的压力和负担,讲究备考复习时效性,不断巩固阶段性复习成果。
3、你做过的题,一般不会再考------变化的是形式;高考考的题,你大部分都做过-----不变的是本质;高考常换汤,偶尔换碗,永远不换的是药----数学,所以重视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及变式训练,提升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