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师面临引领高中学生高效复习的挑战,这是关于高中数学复习在新课标下策略的论述。通过对高三数学复习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具体的复习策略和建议,如把握高考风向标,团队合作备课,夯实基础,抓住关键,重视思想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新增内容等。目的是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帮助高三学生在数学上实现高效复习和提分。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高三复习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高中数学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新课标既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解题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种变化对高三数学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复习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高三复习效率如何,复习质量如何,作为关键的一年,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关系到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二、高三数学复习的现状和问题
(一)现状
高三数学复习通常分为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和三轮复习。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梳理为主,二轮复习注重专题突破和解题方法的归纳,三轮复习则侧重于模拟考试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讲解、练习、测试等教学方式,力求全面覆盖高考考点。
(二)问题
1.复习方式单一
高三学生在复习时往往采用单一的做题方式,盲目刷题,缺乏多样化的复习策略。这种单一的刷题复习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疲劳感,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
2.教师备课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的要求,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这就造成了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很难找到重点,知识体系很难形成系统性。
三、高三数学复习新课标下的策略和建议
(一)把握高考的风向标
1.重视中考数学复习,重视中考数学的复习
教师对新课标和高考大纲进行认真的学习,对高考大纲的内容和要求都要有准确的把握。了解高考命题的变化规律和趋势,通过对考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为复习提供科学依据。
2.关注考试要求的变化
由于新课改的考试内容变化较大,教师应密切关注考试要求上的调整和变化。通过对比新旧考纲,发现差异和新增内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和教学计划。
(二)团队合作,集体备课
1.建立备课团队
备课组是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备课活动。提高备课效率,提高备课质量,通过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备课团队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共同制定复习计划。
2.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不仅可以共同研究高考考点和题型,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巩固基础回归教材
1.以教材为基础回归课本
中高考数学试题有“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题在书外,但根在书里”题在书外,却是以书本为根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回归课本,找到数学问题的根源,通过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例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
2.深刻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
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协助他们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通过练习和测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四)抓住重点,专题突破
1.注重突出重点内容
注重突出重点内容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是支撑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重点内容,通过专题复习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重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采用问题循环复习法
教师在复习重点内容时,可采用三个环节的问题循环复习法,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识别问题、进行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助力他们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解题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复习和拓展,辐射其他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和知识体系。
(五)重视思维方式,强化能力培养
1.强调数学的本质
学习数学的核心不在于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问题思考。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来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把重点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上,在训练数学思想上。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和解题,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
2.抓好解题的三个关键阶段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好审题、解题、反思三个关键的解题阶段。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弄清题目的出题条件,明确学生的解题目标;注重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完题后,再反思、归纳,把解题的方法、规律提炼出来。
(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反思能力
1.营造思考环境
在复习阶段,教师应重视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和讨论的空间。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使他们在交流与争论中形成自己的体会、感悟和反思。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化反思意识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反思意识的反思。通过反思,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上。帮助学生提炼解题方法和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解题过程。
(七)关注新增内容,了解题型特点
1.强调高考中的新增内容。
高考试题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要通过考察新增内容来实现。所以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新增加的内容,尤其要重视复习和训练。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增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帮助他们适应高考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2.把握题型特点
高考数学试题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所以老师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题型的特点,注意把握解题的规律,这样才能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题型进行分类和归纳,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构建与实践高效课堂
(一)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提倡自主、协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科素养的提高上,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全面的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本领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发现,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
2.进行学法培训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法培训。通过指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如何听课和应对课堂问题、如何进行总结和归纳等,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预习和课后巩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1.明确教学目标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确保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2.优化课堂设计
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把优化课堂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对教学进度和内容的合理安排,保证了各班在时间上的充分利用。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多样化,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重视时间管理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时间管理这一环节。通过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注重讲评试卷的方法性
1.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教师应注重照顾一般学生的需求,同时突出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通过详细剖析典型试题和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试卷进行总结与反思,从中提炼出解题方法和技巧。
3.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老师在评阅试卷时,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注重对思路的指导,在审题过程中,要注重对方法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建立模型、选择解法、具体运算等过程,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也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
4.分门别类集中讲评
教师提高讲评效率和质量,可采用分门别类集中讲评的方法进行。对同一知识点或题型雷同的试题进行分类整理,再进行重点复习,拓展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五、个性化复习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了解学生差异,制定个性化复习计划
由于每位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兴趣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依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方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优势和不足,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复习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提升。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重视学生的精神状态,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支持,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增强信心,通过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交流,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三)定期评估与调整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高考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所以教师要定期考核学生的复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什么要求,出现什么问题,都要有一个了解。考核结果显示,要保证考核有的放矢、有效果,及时调整优化复习计划。
六、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1.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积极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期望和建议,做到心中有数,言之有物。通过家校交流,形成共同促进学生成才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陪读对象。如何更好地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中去,教师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就应该有所指导。通过向家长传授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3.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据。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身心俱疲、焦虑不安的情的情绪,因此,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同家长一起关注,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身心健康支持,确保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
七、发展与期望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复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通过抓高考风向标,团队合作备课,夯实基础,抓住重点,重视思想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新增内容的努力。同时,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和实践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的高考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教师还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要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复习策略和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全面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李宏伟. 高中数学复习策略与方法研究[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0(Z2).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来自作者李虹莹的论文(个别文字、标点符号、专业语言等略有修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及时告知,我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