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是指人尚未被开发和利用的能力,是个人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未被表现出来、具有未显性和可诱发性的能力。学习潜能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进取精神、使用学习工具的能力等。科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各学科教育应当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
始建于1987年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普集中学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着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谱写了灿烂的教育篇章。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济南市规范化学校”“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转变教学理念
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性科目,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学校深刻领会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早谋划、早行动、早着手”,面对问题、深入反思,及时更新中学数学教学理念,着眼新目标,认真研究初中数学教学规律,切实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方面,学校全力构筑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闭环,在部署、推进、检查、考核等各环节中,努力培养建立制度的理念、执行制度的力量和使用制度的智慧,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参加章丘区义务教育阶段春季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以“有解思维”抓教育教学的信心,以“团环思维”抓教学的思路,以“增量思维”抓教学的决心,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谋求高质量发展。此外,学校派专人参加以提升质量为目标、聚焦教育教学关键问题的章丘区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研讨会,认真学习领会初中数学、语文等六科教研员的学科教学指导建议,在九年级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等方面求取真经;参加章丘区“初中数学计划传达会暨九年级备考工作会”,交流经验、共享智慧,教研结合、促进学习,明确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校着力更新、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理念和能力,扎实改进中学数学教学方法,鼓励、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一方面,学校抓实课堂教学这一培养与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主战场”,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灌输式教学题海战术,而是实施课堂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沟通,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例如,学校尝试启发设疑式教学方法,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校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生活资源带入数学课堂教学,把有限的数学知识融入无限的生活体验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中培养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优秀作业、导学案、纠错本、试卷展评及教师常规材料展评活动,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规范作业、规范书写的能力与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对照优秀、寻找差距,以榜样的力量促进主动学习、改进学习方法,不断进步,最终达到提升成绩的目标。
营造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部分,前者是学校、家庭、社会能提供的各种物质的总和,后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学校联合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学习氛围中努力学习。
一方面,学校立足农村教育的实际,自发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小组”,学生以村为单位就近编组,打破班级界限。每到周末、假期,学习小组就开始自主运行,每周更换地点,在不同家庭轮流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组建教师义务辅导团队,由级部领导带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轮流组队,开展家访辅导服务。目前,普集中学已组建200多个学习小组,遍布60余个乡村。
另一方面,学校高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打造协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学校利用QQ群、微信群特别是深入推动钉钉群的使用,实现家校互通,了解学生日常品行表现;利用家长会,了解学生阶段性表现;利用周末、假期的家访,深入家庭、社区、村委会,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性表现。同时,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此外,学校多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讲师,为家长开设《好家长的角色定位》的讲座,强化对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使家长自觉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之中。此外,学校重点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塑造班级文化,包括走廊文化、室内文化;举办为期3天的七年级新生军训,让他们在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时,重新定位自己、要求自己、打造自己,增强合作、沟通能力,展现团队精神,从而强健体魄,坚毅品格,用更坚强的状态直面学习中可能的困难。
强化队伍建设
中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数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潜能开发的助力者、学生成长过程的促进者。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数学潜能开发的效果。学校多措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师动能,为学生数学潜能的开发提供保障。
学校切实推进“教师温暖”工程,把教师的成长和利益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全力为教师送温暖、献爱心,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强化教研,列支专项经费,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比赛、外出培训、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数学教师专业水平,铸就了一支高素质、乐奉献的数学教师队伍,学校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全面强化党建工作,实现思想上引领、实践中示范,如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每月15日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通过党支部、党员进社区,积极开展支部、党员服务社区群众活动,保持了党员教师思想的先进性,引领了正气,涵养了大气,奠定了底气。
学校深入实施“八个一制度”,即每周一次例会,总结上周教学工作,安排本周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并强调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分管领导坚持每天深入课堂听课,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指导教学工作;每周一次教学研究活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周一次备课、作业检查;每周一次班会备课检查,查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每周一次领导干部听课记录检查;每单元或章节一次过关检测,及时查漏补缺;每天一次教学工作反思,及时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八个一制度”的落实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让每一位教师都自觉提升业务能力,成为手中“有刷子”、身上“有硬功”的教师,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中国教师报》2024年09月18日第10版
作者:周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