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第八单元测试卷,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与克的认识理解和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一、填空题
题1考查学生对重量千克与克在实际应用时如何选择的参考标准的理解掌握。
题2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000,1000克=1千克。
题3、4、5,则考查学生对千克与克之间进行加减计算和大小比较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个别学生在比较大小时,没有考虑单位,直接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而题6、7、8是道逻辑推理题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对三种事物进行推理判时,要找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后再进行判断。
三种事物之间的推理,可以通过连线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题6小伟30下,小明要么25,要么28,而小明说他71不是最少,所以小明是28,而小文就只能是25了。
而题8,小智说他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那就中间的一个分数98是他。
二、选择题
很多学生没有建立1千克与1克之间的质量概念,在选择质量单位时,质量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单位,计量质量较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在选择质量单位时,不但要注意单位,还要注意单位前面给出的数据。
三、判断题
在比较质量单位大小时,不但要注意单位,还要注意单位前面给出的数据。
四、九宫格填数
在方格里填数时,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里应该填几了。以此类推下去,就能把其他空格里的字都推理出来了。
五、填单位
根据质量单位的特点,结合题目所给的数据,联系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重量计量单位。
六、比一比,填一填
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数据的理解掌握和大小判断。
七、解决问题
考查利用已学习的重量单位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重量有关的问题。
题1是很标准的几个几问题,一般都知道用乘法算式来解决问题。当然,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也是可以的。
即:
5x4=20(千克)或5+5+5+5=20(千克)
最后,口答(略)。
题2是一个标准的谁比谁少问题,一年级时学过,此类型题目用减法算式来解决。
即:900-500=400(克),口答:(略)。
题4考查学生利用等量代换的思维,运用代入法解决此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把○+△=8,代入○+○+○+△=22中,
则算式变成:○+○+8=22,
那可以得到○=7,然后△是多少,是不是很简单了?
题5对三只动物的名次进行推理判时,要找关键句,通过连线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小狗:我是最快的,说明小狗是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