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的高考
今年高考数学考试结束后,网上哀鸿一片。
学生的反应:本来祈求韦神附体,可结果却是韦神附在了卷子上。
老师的反应:20年来最难。
家长的反应:破坏家庭和谐,制造人间悲剧。
二、2003年高考
2003年也是疫情(非典)蔓延过后的高考。
6月7日,全国高考如期进行,只是考生们后来才知道,2003年的高考使用的是备用试卷。开考前夕高考试卷在南充被盗,一名叫杨博的考生,凭一己之力,不但挑战了中国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还因此改变了那一届613万考生的命运轨迹,当然他自己也因此获刑7年。具体情况请自行百度,这里不再赘述。
临时改用备用试卷,题目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数学。根据考生们回忆,他们在看到试卷的一瞬间,感觉眼前一黑,试卷上的字都认识,却完全读不懂是什么意思。很多考生因为压力过大,直接昏倒在考场上,被医务人员抬了出来。剩下的考生就算交上试卷了,心里还是一片绝望,很多人都是哭着出来的。那一年的高考,三分之一考生的数学成绩不及格。满分150分的数学试卷,考得好的也仅在50~60分,70分以上的寥若晨星。很多优秀的学生,因此与梦想院校失之交臂,百万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注:最后说一下盗得试卷的杨博,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提前做好了准备。但当他信心满满地坐进考场时,却发现考试用的是备用卷,他提前背下的答案根本没有用。他还是要凭借自身的实力来应对考试。最终他考得了515分,这个成绩是稳上一本线,还能读个不错的大学,但这一切都已跟他没关系了。
三、1984年高考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万千学子都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改变命运的考场上,他们奋笔疾书,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当年的高等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在这种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下, 1984年的数学命题出现了变化。
那一年,几乎所有考生都信心十足地进入了考场,可是当数学卷发下来之后,大多数人却傻了眼。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除了少数几道题还有点思路之外,其余的没有一点眉目,不是平时学得不扎实,而是教科书上就未曾出现过。有的题,甚至连数学老师也不会做。
有的考生交了“白卷”,有的考生胡乱写一通,靠运气碰答案。出分之后,有关部门还专门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全国考生数学分数在20分以下的几近一半,20分~30分的占据30%,30分~50分的占据17%,50分以上的寥寥无几。考试结果可谓十分悲壮了。
四、最后的话
之所以写这个贴子,是因为我就是1984年参加高考的。怎么样,我骄傲了吗?[我想静静]并且可能恰是因为这次的数学试卷奇难,却把我逼上了学习数学之路。当然,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类。
在我所有的高考科目中,数学成绩是最低的,数学也从来不在我考虑的高考志愿之中,但最终我却被录取到了应用数学专业。报到后我去找学校问个究竟,得到的答复居然是“因为在我们录取的天津生源里,你的数学成绩是最高的”吐血![吐血]
就这样经过半年的郁闷彷徨,在转专业无望的情况下,最终我只能下定决心去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感情。后来更是成为了教授大学数学的副教授,还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过全国一等奖,被评为过天津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得意]。直到2004年,才脱离高校数学教学岗位。
读研时,有个师弟在了解了我选择数学专业的历程后,曾问过我:被迫选择了数学,你后悔过吗?我当时很干脆地答到:学数学,不后悔。数学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思考问题的周密性、严谨性,有数学做基础,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知识就更加轻松。当然,学数学也有副作用,用我太太的话说,就是“学数学的人都喜欢抬杠”[思考][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