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备课组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制依据
1.严格遵循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2.贴近近三年新高考全国卷的试题模式和命题风格;
3.考查高考范围内几乎所有学习内容,核心知识全覆盖;
4.试题整体难度为中等;
(二)知识点及题型分布
1.本次考试考查内容为高考的全部内容。
2.题型分布:单主题 知识单元 分值 比重
函数与导数 :集合与逻辑、不等式、 函数、导数、三角函 数、数列 59 40%
几何与代数 :平面向量、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69 46%
概率与统计 计数原理、概率、统计 22 15%
项选择题(8)+多项选择题(4)+填空题(4)+解答题(6)
(三)试题简评
1.基础性:本卷以 2023 年全国高考为指向,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作用,给考生以展示的舞台、发挥 的空间。单选题第 1-3 题,多选题第 9-10 题,(9题是个错题,很难找出反例,借助信息技术就会很快发现漏洞,所以,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数据,占有很大优势)填空题第 13、14 题,解答题第 17、18 题均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要求考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提高运算素养。
2.综合性;本卷既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与灵活掌握,也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能力,试题由浅入深,给予优生以一定的发挥空间。第 7 题通过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六棱锥的结构特 以及相关计算,考查学生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方面的素养,考查学生化归与转化数学思想 以及运算求解的能力。
3.应用性;在命制情境化试题的过程中,合理选择现实生活情境,选择贴近生活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第 6题以最近举办的大学生运动会为背景,考查排列组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体育运 动和城市建设;第 21 题,以社会上常见的专业资格考试为背景,渗透概率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建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4.创新性:试题呈现了多样化的命题背景,在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上进行创新,让学生从不 同角度认识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张力。第 4 题以高等数学中常用的“取整函数”为素材,考查 学生的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加深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了数学 的抽象之美、简洁之美。
二、答题分析
1、对于基础题即送分题如1(多次考文科年级第一名的郭珊珊居然出错,原因是心里想着B确涂的C)3是课本练习题,郗一明方法不对,耗时过多紧张导致出错,13题很多同学表面对了实则对P的几何意义不清楚蒙对了17题因两角互余不清楚正余弦值之间的关系而出错的同学不在少数(张瑜袁、李珂慧、常静雯、靳艺凡、李枝晓等)
2、中档题4、5、10、14、18题学生整体得分不高,存在知识掌握不牢固,解决这类题的方法欠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已责任到具体老师负责补救强化,本次周清效果明显。
3、对于难题8、12、16、21、22让学生争一争,尽量多得分,如第8题,本题来源于必修一复习参考题综合应用的第5题,如果学生能够解决课本第5题,此题只不过借用三角函数作媒介,方法原理一样,此题也就不难解决,再比如12题的选项D,13题,20题,分别用到了双曲线、抛物线、椭圆的定义,均是基础中的基础。通过21题,改变过去对统计概率的认识,2019年的概率压轴题迎来了概率的高光时刻,给无数考生带来噩梦。自此送分题变送命题,概率命题似乎也是越来越卷,没有300字的阅读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数学题。至此全国卷的概率解答题顺利地完成了由送分题向科技文阅读的华丽变身。现在全国卷中概率统计题目不再是求分布列和期望的送分题代名词,而是以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乃至数学建模等综合知识为背景的应用问题登台亮相。
三、今后打算
1、深入研究学情
通过作业、课前测、小组互教互学、展示等途径,明白学生的困惑,发现学生认知的盲点,聚集学生的问题,知道学生需求,读懂学生的基础。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口、手、脑)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说出想法,讲出思路,做出规范,哪怕想歪了,做错了,对学生来讲都是经历,都是成长。看似花费了时间,解决的问题少了,实则学生知道了在哪错了,为啥错了,学生才能接受正确的思路和方法。
3、教师要巧引导,精点拨
引在学生的迷茫处、困惑处,当学生思考后,想不出来,思路卡住了,这是老师提醒一下,点一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茅塞顿开。老师讲方法,讲规律,讲规范。
4、练习与反馈
无论是考试、练习还是作业一定要在精准上下功夫。精选:结合考点精选;结合学生的疑点、盲点易混点精选;结合学生的基础而精选。精炼:一要限时,根据内容可以是10分钟、半个小时,也可以是一节课,时间一到马上收;二要专注投入,心无旁骛,有分数意识;三要规范,条理清晰、步骤合理规范,卷面整洁。
反馈:反馈要及时,评价要到位。考后、练后及时反馈分析,批改讲评试卷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及正误的情况。这时,学生对当时解题的思路、想法还有印象,知道自己在考试时是怎么被卡住的,才会及时听得上教师的讲解,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若批改评讲拖延时间久了,学生早已淡忘了这些题目,评讲就不容易听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注重评价鼓励性。我们要注重给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无论学生的作业质量如何,我们都要找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之处,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5、补救
对练习考试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纠错并采取补救措施,对核心考点,共性问题责任到人,精选补救题组,滚动式再现,确保颗粒归仓(我们从上周已经正式开始,效果明显)。
总之:限时训练,考试,作业都是让学生曝漏问题,查漏补缺的最好方式,按照学校“五必”(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求,学生练后统计出共性问题,核心考点责任到老师,采取补救,跟踪,直至问题解决。把查漏补缺进行到底,把纠错与规范进行到底,既要低头抓基础,更要抬头抓落实!新的学期站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实现新的发展。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漫漫长路,必见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