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虽然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但也比之前要严格得多。
首先,论文要经过校外审核,如果没有通过,就需要修改之后重新审核,如果还是没有通过,那毕业的时间就要延后了。其次,即使论文通过了,如果没有通过答辩,也会被推迟。而且,即便是通过了答辩,教育部也会对其论文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很有可能会被撤销学位。
不过,这样的要求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东西上,严格一些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让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学术与科研,并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这对高校的教育是有利的,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不过,有一些严格却让同学们有点摸不着头脑。
许多同学都表示,如今有些评审老师真是一言难尽。他们会提出一些建议,但这些建议就像没有提一样,什么案例太少,理论知识不足,没有创新等等,让学生的导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去修改。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现在的硕士生写出来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先交到其它高校去进行审核,通常是由两位老师去审核,有些严格的高校会有更多老师来审。北京某大学一位材料开发专业的硕士生,他的论文成绩里有一位老师给的分数没有过及格线,另外一位老师则给出了85分的成绩。
不同的老师对同一篇文章的评分竟然相差了这么多,这实在是有点无法相信。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少,很多同学都说,他们的论文也是这样的,不同的老师给出的分数差距会很大。
更令人惊讶的是,给不及格分数的老师完全否认了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而打85分的老师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论文在研究上有创新之处,在研究内容和结果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学术水平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参加学校的优秀论文评选,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同学们都惊呆了,老师们也都惊呆了。
这位同学很不满意,他觉得给不及格分数的那位老师对于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有些基础概念都没有去深入了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判断。
那名同学的导师也很不满意,他认为不及格的分数不能代表这篇论文的真实水准,他认为该老师对于这篇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分析技巧、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理解太肤浅了。
于是,这名学生与他的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自己掏钱,将自己的论文提交给第三名老师。如果这位老师还是给出不合格的分数,那他的毕业时间就要延后了。
幸运的是,第三名老师给出了合格的分数,这下学生就可以集中精力去为最后的答辩做准备了。
所以,同样的论文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首先,这与老师的个人判断以及喜好有关。就像是高考作文一样,也有优劣之分。比如有一年,杭州一位考生的作文就被改卷老师给了不及格的分数,但另一位改卷老师给了相当高的分数,可最后改卷组的组长给出的却是满分。对于这一点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只要老师认真阅读,认真评分,哪怕是最差的成绩,也能让人接受。
另外一种可能是他的能力还不够强。因为没仔细看过,也没弄明白,所以他也没什么好评价的,只是随便批改之后就给了个低分。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老师,就像是北京那位硕士遇到的老师一样。
关于要不要严格要求论文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些人说,对论文严苛是好的,只有经过了严格地把关,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还有人认为,严格应当贯穿于整个学校,而非仅仅是毕业论文,仅凭一份论文就能判断是否要延迟毕业是不合情理的。
不过总的来说,论文应该严格,但不应该太过苛刻。如果完全按照学术标准来衡量论文的质量,那么势必会有一些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滥竽充数,这是完全不合理的。所以,严格地要求论文并不是一件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