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定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在命制试卷之前,小学老师需要先确定考试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同时,老师还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考试的范围和重点。
- 制定命题计划:在确定考试目标和内容之后,小学老师需要制定命题计划。命题计划应该包括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分值等方面的规划。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合理分配不同题型的数量和分值,确保试卷能够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 精心设计题目:题目是试卷的核心,一份高质量的数学试卷需要有精心的题目设计。老师在设计题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考查目的:每个题目都应该明确地指向考查的目标和知识点,让学生明确知道要考察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答题。
- 难度适中:题目难度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要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要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数学能力。
- 题型多样:题目类型应该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存在的问题。
- 贴近生活:题目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 审核校对试卷:完成试卷后,小学老师需要进行审核和校对。审核校对试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检查题目是否符合命题计划和教学目标,是否有超出教学大纲的内容;
- 检查题目是否有误解题意、错别字等问题;
- 检查题目的答案是否准确无误;
- 检查试卷整体难度和分值的合理性。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考试时间要合理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试卷,同时也要避免考试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疲劳和焦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数学水平,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试卷的考试时间可以在60分钟左右。
总之,命制一份高质量的数学试卷需要小学老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同时需要细心、认真地进行命题工作。通过合理的命题计划、精心的题目设计和审核校对试卷等步骤,可以确保试卷的质量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四个指标
衡量考试质量
一套好的试题应该具有较高的效度、相当的信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通俗点说就是选题要精到,题型要新颖,知识点要全面,题量要充足而适度,既考察学生基础,又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到导向作用。
01
信度
信度是指试卷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即对任何学生的多次测定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结果。信度除了要说明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
02
效度
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正确性以及达到测验预期目的的程度。效度高的试卷,能够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度。因此,试题范围,试卷难度和区分度,都会影响一份试卷的效度。
03
难度(通过率)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
难度系数=平均得分/满分
从这个公式不难理解,难度系数越大,难度越小。一般将难度系数大于和等于0.7的试题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题定为难题。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需要注意的是: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考试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 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难度水平的确定还要考虑及格率, 防止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04
区分度(鉴别指数)
区分度是指考试题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其他注意事项
1
好的试卷首先要经得起视觉的考验。字体、字号要恰到好处,尽量同中考卷吻合。数字标点要规范,图文并茂不单调,图形分布要均衡。题目阅读量要适度,选择题的题干不宜过短一般也不宜超过三行,解答题提问方式及个数要适度。
2
好的试卷必须要经得起同行的考证。从效果来看要有信度与效度,区分度合理,难度适中,从试题的设计来看,题量要适中,题型要多样,题目要有科学性,还要有原创性、逻辑性、思维性、覆盖面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赋分比重应超过60%,试题在教材中分布的广度与深度要合理。
3
试题所涉及的文字应力求简明, 寓意明确, 切不可模棱两可, 或拖沓冗长,不应采用死记硬背的试题,对于纯机械演算的的试题要尽量少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
4
试卷编制后,已经印刷,但又发现试卷的某题有错误,不能再次重印,老师可以制作一张勘误,把这张勘误表夹在每个考场的试卷中,并在考前告知监考老师。切记老师每个考场临时告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