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数学难哭课代表。
河北中考结束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情绪还没平复下来,因为今年的数学题实在太难了。用孩子的话说,数学课代表都没答完卷子直接难哭了。
解闷解惑,有趣有料。这里是杨涛有料。今年是河北"老中考"的最后一年,明年就改"新中考"了。本以为出题难度会跟去年差不多,偏简单一些。哪承想,第一天的理综难度就上来了。第二天的数学从第22道大题开始,一些孩子就蒙了,最后一道大题甚至考到了二次函数,很多孩子就崩了。
老师们不得不紧急安抚学生,要难大家一起难,分数都高不了。重点高中录取率基本不变,肯定会把分数线降下来的,千万别影响后面考英语。其实今年不光河北中考的数学题很难,全国都不简单。
重庆中考结束后,一个名校的学霸对记者说,她平时的数学成绩是140分左右,这次居然被考哭了,题量大还特别难,最后一道20分大题干脆没做完。武汉中考的数学题也被指难出了天际。学习中等的孩子们表示,在答题全对的情况下能考100分左右,因为后面几道大题根本不会做。
还有上海、南京、安徽、成都等地的中考数学就不细说了,反正都是老师忙着给学生发纸巾,哭成一片。对此,重庆中考数学科的命题专家解释说,今年提高难度是为了更好体现学科区分度。注意,这点很重要。
什么叫学科区分度?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考试把分数拉开,将数学能力更高的孩子筛选出来。这是不是全国统一要求无从知晓,但这明显有悖于中考的初衷。中考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侧重于基础知识,只要过线就行,高考才是选拔性考试。而加大中考数学的学科区分度,对数学成绩突出的孩子非常有利。
前不久,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说道: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必须掌握基础科学。而基础科学的基础是数学和理论物理。现今中国的数学还没有达到老美上世纪40年代的水平。虽然有些言过其词,但菲尔兹奖作为数学界的诺奖,丘成桐教授作为菲尔兹奖唯二的华人得主,中国人还没有拿过这个奖,他的话必须引起重视。由此人们预判,明年中考数学的难度不会降低。
这下初一初二的家长们可坐不住了,赶紧给孩子报加强班!原来只要巩固基础知识就行,现在得有逻辑推理和综合应用的奥数思维才行。不过,我认为别太着急,因为明年河北就是"新中考"了,计分科目由7门变成12门,总分数由650变成800,数学成绩在其中的作用会加强还是减弱,现在不好判断。
说到这,初二的学生们估计也要哭了,"新中考"第一年怎么就让自己赶上了?6月23号,他们要提前考完地理和生物,得分计入明年中考的总成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示不理解,为学生减负喊了这么多年,书包越来越重、睡眠越来越少,考试越来越卷、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看看北京今年的"新中考",计分科目由8门减为6门,史地化生作为考查科目只分ABCD四个等级,信技、艺术、劳动等考核科目只分合格与不合格。北京教委表示,这么做的目的是将学生从"刷题"中解放出来,引导教师从应试教学回归素养教学。
如果北京中考改革的方向是对的,河北是不是有点跑偏?包括各地中考的数学题都搞得这么难,我们似乎忘了初中生还是未成年,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