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题、作弊等行为严重影响到了考研的公正性。2022考研人数官方公布为457万,他们经过几个月乃至一年的复习,终于要迎来考试,面对四百多万人的竞争,考生想要成功上岸也很不容易,如果考研出现了公平性问题,自然会引发众多学子的不满。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志愿者对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袋拍照并发到网上,随即引发一系列质疑,网友质疑能拍到考研试卷袋,担心试卷试题是否已经泄露。随后哈工大研招办发布情况说明:经初查,该志愿者工作是在自命题空信封上粘贴条形码,全程不能接触到试卷。并拟邀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相关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考研作泄题、弊如何判罚?
《刑法》二百八十三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在高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司法考试等4大类“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严厉惩治考试作弊犯罪。
泄题、作弊等行为严重的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通过得一策搜索类似案例,看看具体案件是如何判罚的。
1.北京最大考试作弊案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中,章无涯等6人假借培训协议掩盖犯罪目的,利用无线电通讯设备组织30多名考生作弊。因考生人数多、涉案范围广、组织规模大,被认为是近年来北京市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最终法院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章无涯等6人有期徒刑4年至1年8个月不等刑罚,并分处4万元到1万元不等的罚金。
2.2012年考研泄题案
2012年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试院招考科科长周文胜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借统一整理试卷之机从湘潭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室窃取了考试试卷,并复印转卖。周文胜等人均已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周文胜被贵州省地方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年,欧阳泽辉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段宏博被判有期徒刑4年,陈龙有期徒刑3年,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9个月不等。
是否存在泄露公民信息?
有网友质疑当事人发布的照片显示某考生的姓名、报考专业、考场号等信息,已经涉嫌泄露公民信息。
1.涉嫌刑事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侵犯个人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考研关乎着四百多万考生命运的事情,考试应该的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