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对于数学的难度认知,停留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尤其初二数学涉及的几何证明与函数,对于逻辑推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至少50%的学生就此分流,剩余一大半学生也是依靠更高的投入度勉强过关,即使高中生再做初中的亚洲几何题,也不一定稳稳做出来。
相比较而言,高中的数学并没有那么难,看上去难只是因为应用了更多的数学工具,比如集合、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向量、概率等诸多公式的运用,计算能力大于逻辑推理能力成为高中数学的核心。
大多数文科生物化生均较为薄弱,才被迫选择文科,文科生与理科生在物化生学科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数学学科文理学生差别并不明显,从高考文理科划线就能看出,即数学反而是理科思维体现最不明显的学科。运用模型的能力,计算能力文科理科生并没有明显差距。
物理一直作为最难学科的存在,总得分率较低,60分往往就会成为绝对高分,但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物理难度过低,未来是继续低难度成为常态还是强势回归。
化学和生物被很多人认为难度不如数学和物理,持有这种观点的反而大多数没有选择这两门学科,中考被分流的人,选择文科的人,以及选择理科但只单选物理加地理政治的人,他们没有机会见识这两门学科真正的难度,但却能见识数学和物理的难度。
化学和生物作为赋分学科,绝对难度要高于数学和物理,毕竟要在这群纯理科学生之间建立区分度,尤其是很多学霸之间分出高小,难度不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