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选择题怎么做好(历史试卷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历史试卷选择题怎么做好(历史试卷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8:00:38

高考中,选择题做的好与坏对历史科成绩具有决定性影响。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成正确的选择?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科学的方法思路?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对此做一个综合,讲讲解答的具体步骤。

高考历史选择题基本特点就是提供一个历史片段,选材内容是某一段历史的一个片段,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历史情境,以此来考查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三大能力。基于此,传统死记硬背方法全部失灵,而且很容易掉进命题者设计的陷阱——貌似合理的推理、合理的结论、混淆视听的张冠李戴、逻辑错误和正确的但无关本题的史实和评论。那么,面对一道选择,如何下手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准确拿下选择题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综合运用解题方法

同学们必须知道,做选择题有很多方法,但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包打天下,科学的方法思路必备的两个特征:综合性和灵活性。综合性是科学的方法思路,指必须是综合多种做题方法方能显示其强大威力,绝不是投机取巧的技巧、秘技,要同时运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最近原则、主体一致原则、化简原则等方法。灵活性是指科学的方法思路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每道题都生搬硬套,一定是强调灵活运用。

二、遵循两个步骤

第一步:解读题干

(1)判断试题类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先要弄清楚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历史选择题有四种基本类型——考查材料类、背景原因类、影响意义类和阶段特征类。背景原因类和影响意义类指向性都比较明确,材料和阶段特征类如何判断呢?关键是找到题目最后的问题:“由此可知、材料反映出”一般是材料类,要回到材料本身去寻找答案;“材料反映了、体现了、当时……”,一般是阶段特征类,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阶段特征或本质。弄清楚问题指向,做到心中有数,有时从选项类型就可以确定某些选项的正误;同时是为了更精准的将题干材料定位所学知识,化被动为主动,拉近了距离,解读起来也就轻松了。

(2)标出关键点。选择题里关键词主要有时间、主语、关联词;关键的标点符号有分号、括号、破折号和双引号。除此之外,题干材料含有逻辑因果关系,须在因和果之间标出带有因果关系象征的箭头来。

如:(2020全国卷Ⅲ,31题)1983年,北京四大百货公司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过利润合同额,超出部分国家和商场平分;如果没有完成利润的承包额,差额将由企业的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考生能找准关键词“1983年、承包”,不到30秒就能排除三个时间错误的选项,得出正确结论A。

(3)解读化简。结合基础知识和关键点,务必将题干材料意思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做好选择题最重要的环节。弄明白题干的意思后,运用语文知识化简,将题干意思高度概括为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或一句成语,或一个逻辑推理关系,或者是题干中的若干关键词。至此,解读题干工作宣告完成。然后再去看选项,哪个选项与解读化简后的题干意思最接近,哪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如:2019年新课标卷Ⅲ第24题,考生如果能把握好关键字“孝”“悌”(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说孝悌),这些思想的相关制度渊源--宗法制,将脱口而出!

在解答历史选择题过程中,老师特别要提醒大家:①做选择题的最主要依据就是题干材料;②你头脑中所贮藏的必备知识只是辅助;③分析题干材料所用时间要占到完成这道题总时间的百分之六十左右;④避免过度推论。

第二步:解读选项

具体方法有五种基本方式:基础知识、政治原理、逻辑关系、历史常识和基本原则(绝对化原则、主体一致原则、全面原则等)。基本原则中首先就是绝对化原则,首先要排除绝对化选项。因为绝对化的表述印证了历史学的一句话——孤证不立。所以,如果这种有绝对意义的选项不是100%确定,最好在第一时间消除。研读大量历史考题不难发现,具有绝对意义的选项往往包含以下字眼:全部、平均、唯一、最多、开始、彻底、始终、全面、不再、根本、绝迹、保证、淘汰、废弃。

如:2020年全国Ⅰ卷·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根据绝对化原则,考生马上就能选出正确答案D。

三、以高考真题为训练指南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处刘芃老师认为:“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研究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把握拿捏、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客观分析判断。研究这些问题就像与问题制作人交谈一样。"高考历史命题人社科院吴伟老师说:“不要以为高考通过的题目都被埋葬了,都被枪毙了,没用而僵硬的躺着‘死’尸”,相反,它们都是会说话的嘴巴,都在敲打着生命的躯体,如果我们问,它们什么都会告诉你。……所有的答案我们都在中国历年的考卷中表示的很清楚。”所以说,训练必须以高考真题为指南,这样做就是和高考命题人零距离的对话,才能事半功倍。

往期回顾

◆高考倒计时,携手名师团队,助力云南昭通中高考学子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⑨丨换种思路复习电学实验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⑧丨如何做好生物选择题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⑦丨高中英语考前学习和心理应对策略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⑥丨认清形式,科学备考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⑤丨高考作文:阅卷老师看什么?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④丨高考数学复习备考建议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③丨从高考地理看2021年备考复习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②丨浅谈高考英语完型填空命题特征及应对策略

◆昭通2021名师助考①丨物理高考复习的三条建议

来源丨@昭通日报 微信(ID:ztrbwx)

审核丨吕翼

统筹丨普龙溪

责任编辑丨雷明娟

投稿邮箱丨519045426@qq.com

广告咨询丨0870—3191937

@昭通日报 微信团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