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子选择题怎么做的(历史试卷的材料题怎么出的)

历史卷子选择题怎么做的(历史试卷的材料题怎么出的)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7:33:49

选择题五步解法:
一审设问,明方向
二析材料,明主旨
三联所学,术语转
四切选项,十排除
五看整体,综合判

第二步分析材料,主要分析材料中的时间,空间,主体,标点符号,材料结构,感情色彩、 关键信息,最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归纳出材料的主旨、主要意思。这时说说“主体”。
在第四步,十排除中,主体不一致的要排除。对“主体”准确识别,可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快速解题。

一、什么是材料的主体
1定义:材料的主体是指在选择题的材料阐述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事物等。(示例中高亮部分为“主体”)


2. “主体”举例
(1)主体为具体事物
例1.(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答案】D

例2.(2024·湖北高考·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图1),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

例3.(2024·甘肃高考·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答案】B

例4(2021·辽宁高考·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答案】C


(2)主体为抽象事物、概念,如某种思想、观念、意识等
例5(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答案】C


例6.(2023·湖北高考·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答案】D
(3)“主体”为人物


例7(2023·福建高考·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答案】C

例8(2018·全国高考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例9(2023·福建高考·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答案】C

(4)主体是历史事件,行为
例10(2020·全国高考Ⅰ卷·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答案】B


例11(2016·海南高考·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二)主体与主旨
主体是阐述的对象,主旨是材料的主要内容、主要意思。


例12.(2023·辽宁高考·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答案】B

【主体】:西周青铜器,
【主旨】: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刻有“匽侯”等文字
例13.(2023·广东高考·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主体不一致)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答案】D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