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
1.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味,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
A.楔形文字B.佛教
C.金字塔D.汉谟拉比法典
2.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味,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 )
A.楔形文字B.佛教
C.金字塔D.汉谟拉比法典
3.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4.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D.拉丁文字
5.《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6. 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
类别 | 成就 | 类别 | 成就 |
A.历法 | 《太阳历》 | B.数学 | 真正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
C.城市 | 修建了华氏城 | D.宗教 | 创立了佛教 |
7.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B.高度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C.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D.没有人愿意通过抽签参与政治
8.“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9. 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A.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10.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
①《荷马史诗》②帕特农神庙 ③万神庙
④《十二铜表法》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A.①②⑤B.①③⑤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 公元前451年罗马人成立立法委员会,负责编订成文法律,并于公元前449年颁布,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该法律是( )
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
C.经济法D.《查士丁尼法典》
12.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的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罗马有关,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西罗马帝国灭亡②斯巴达克起义 ③罗马城邦兴起 ④罗马帝国建立 ⑤拜占庭帝国灭亡 ⑥罗马共和国建立
A.③④⑥②①⑤B.⑥③④②⑤①
C.③⑥②④①⑤D.③⑥④②①⑤
13.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黄梅戏《天仙配》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二者体现的经济特征,相同的是( )
A.实行土地公有
B. 都是自由农民
C. 都具有司法权
D. 经济自给自足
14.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15.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16.“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
A.内容B. 性质C. 影响 D. 缺陷
17.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18.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 罗马帝国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D. 亚历山大帝国
19.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以下关于庄园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B. 庄园的土地均为领主的“直领地”
C. 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D.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0.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对“罗马第三次征服世界”理解正确的是( )
A. 罗马帝国疆域地跨三大洲
B. 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C. 基督教成为世界主要宗教
D. 古罗马法律体系系统完备
21.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
A. 法兰西 英格兰 意大利
B. 德意志 法兰西 英格兰
C. 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D. 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兰
22.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A.科举制度B. 租庸调制
C. 中央集权制D. 均田制
23.下列关于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中央对地方丧失了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形成
B.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C.武士效忠的对象是国家
D.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的称号
24.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儒略历”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D. “阿拉伯数字”
25. 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 创新与交流B. 冒险与挑战
C. 征服与重建D. 统一与扩张
二、非选择题
26.大河流域孕育了亚非文明,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城邦经济繁荣、民主政治鼎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河流域文明渊源】
材料一
(1)举出图中A、B两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各两例。除此外,举例
说明C国文化对欧洲、亚洲文明的影响。
【蓝色海洋文明摇篮】
材料二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淹没无闻。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
(2)根据材料指出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是哪一国家?该人物当政期间在政治上有何特征?举一例说明。
【感悟文明 分析差异】
材料三 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话自己,自称“众神之王”,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载入史册。
材料四 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发达的商品经济,频繁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使希腊人一开始就不同于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城邦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根据伯里克利的演讲,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亦是最充实的。最狭隘,是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之少;最充实,是谓全体公民在管制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的直接与平等权利。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第二卷《希腊生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
材料三 罗马历史演变的记载
相传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 A, A 的最高行政长官是2名执政官,每年由选举产生,但统治实权仍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把持,一切重大事务均须经元老院议决。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战胜政敌之后,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公元前27年,建立元首制,罗马进入 B 时代。
(3)村料三中古代罗马历史上的A、B时期分别叫什么。这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材料四 下面是关于罗马法的图示: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在形式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28.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世界各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方式不尽相同。结合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西欧篇】
材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西欧谚语
(1) 材料一反映的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欧形成的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探究二 东亚篇】
材料二 某国家改革主要内容:
(一)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
(二)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三)造户籍、记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段,10段为町。
(四)改革税收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给该国带来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废除阿拉伯半岛部落的多神崇拜。……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非洲北岸及西班牙等地,并深入中亚、西亚,占领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8世纪中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大,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地区广泛传播。
(3) 根据材料三,概括6—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的状况。用材料中的话说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必要性。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之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
1-5CCABD;6-10ACDBA;11-15ACDCD;16-20CBBBB;21-25CCCDA
二、非选择题
26.(1)A国: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等。B国: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C国:古印度古;印度人发明了十个数字符号,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称为阿拉伯数字;印度的佛教,通过中国传到亚洲各地,促进佛教文化传播。
(2)雅典,伯里克利在位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如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3)①专制集权②奴隶主民主政治;农耕文明;④工商业经济繁荣。
27.(1)机构:公民大会。特征: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论出身,任人唯贤。
(2)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民主政治中又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民主权的原则;通过抽签方式和津贴保障,使公民不论贫富都可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3)A时期:罗马共和国;B时期:罗马帝国。A时期:由奴隶主贵族集体执掌政权;B时期:政治上则由最高统治者独掌大权。
(4)变化:形式上,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范围上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意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扩大了法律的使用范围;为后世法律发展奠定了基础。
28.(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或封君封臣制度)。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事件:大化改新。变化: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状况:社会动荡,内外矛盾错综复杂。必要性: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发展。
(4)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