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16点20分,佛山中考最后一科历史考试正式结束,历史考试时长由50分钟增加至80分钟,题量随之水涨船高。
佛山两位历史名师点评说,尽管考试的时间和题量明显增加了,但命题整体难度适中,中国史分值大幅度增加,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拉开学生梯度,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二中九年级历史备课组长 唐贵明:
题目难度适中有创意 中国史分值增至近7成今年中考历史的时间和试卷题目量有较明显的变化,考试时间由原来50分钟,提高为80分钟;选择题由原来的25题增加到30题,每题的分值是3分变为2分,总分60分;材料题由两题增加一题为三道题,分值由原来25分增加为40分。题目的增加及分值的变化,无疑是对历史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考试的时间和题量有增加,但是命题整体难度适中,命题形式和内容有较大创新性。试题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起来;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
具体来看,今年历史科的中考命题有几个明显特点,首先是中国史分数比重大。整张试卷,中国古代史的选择题共有12题24分,材料题一题共12分,总共占分比36%,远高于以前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占比20%的比重,这是没有意料到的。同时中国近现代史共9个选择题18分,第32题一个材料题共14分,中国近现代史占比32%,中国史部分的占比分数达到68%,反映了出题者可能的意图是立足中国,深入理解中国的历史,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实现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选择题材料富有历史的时代性,以考查能力为主。30个选择题所引用的材料丰富,类型多样,有文字材料、表格、图片等,每题的篇幅不大,一到三行,非常符合初中生的阅读水平,但是每个材料的选择都非常符合当时历史的时代特征,只有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同时结合所学的知识,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可见,今后完全要求学生背诵答案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既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适当掌握历史时代的特征,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两者兼顾。
另外,材料题考察方式变动大,重历史探究性学习的考察,彰显历史特色。三道材料题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是新颖的、富有创意的、有浓厚的历史特色。如31题的第一问要求学生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第二问要求学生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第32题的第二题要求学生用材料中信息加以说明等,这些设问体现了注重考查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深刻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广东中考试题具有导向性,通过对本次历史试题特点的分析,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设计好相应主题,充分发动学生的能动性,确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水平。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中学历史备课组长 梁晓妍:
试题设问加大开放性 考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2020年历史中考命题围绕课标,以能力立意,具有较强灵活性,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史论结合的能力。
试题的题量、难度、题型基本保持稳定,既体现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也体现了对材料的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通过材料创设的新情景,提取新观点,题目总体有一定的区分度与梯度性。
与2019年相比较,试题各个部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变化,中国古代史的比例较以往有较大的提高,选择题由过往的7题变为12题。
试题材料的呈现丰富多样,有文字、图表、图片、漫画、地图。试题材料与以往相比较,古文的阅读量大大地增加,例如31题的材料都是古文阅读,这体现了试题重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材料呈现也有创新的一面,有选取英文的材料,例如33题的材料二,这体现了试题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能力的考查。
试题的设问较以往更加开放,例如32题(2)根据材料二,与传统“天朝”观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书》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材料的信息加以说明。33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1、2、3组英语新词中任选一组,指出该组新词的出现与哪一事件相关,并结合史实加以简单说明。这样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拓展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材料题的切割点小,如31题以对袁崇焕的经历作为切入点考查相应的历史知识,以及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32题以教科书作为切入点,体现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体现不同时代特色。以小切口,带出大主题,这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能力立意与立德树人。
总而言之,试题充分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即历史时空观念、历史解析、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这也是历史老师以后努力的方向,这对日后历史教学也有一个导向的价值。
2020广东中考历史真题▼▼▼
(试卷来源自网络,最终请以广东教育厅官方发布为准)
来源|珠江时报、高分突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