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初中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甘肃初中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9-03 01:06:41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本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

A.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 )

A.贞观遗风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皇之治

3.下列关于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求取佛经精义 B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C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D.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洽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C唐风洋溢奈良城 D.和同为一家

5.自秦朝以来,我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我国历史上因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力量削弱,地方势力膨胀的事例也不胜枚举,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隋炀帝被部将杀死

C金灭辽和北宋 D.安史之乱

6.钱钟书《中国文学史》中记载:“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领域繁荣都说到“宋代”的其中一个原因是( )

A.宋词的发展 B.宋代瓦子的出现

C宋代实现全国统一 D.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7.13世纪,中国人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得欧洲航海家的寻金梦得以实现,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这段话强调的是( )

A.文化交流的推动性 B.阿拉伯人的桥梁作用

C中国文化的进步性 D.欧洲航海家的殖民性

8.以下是发生于两宋时期的几件历史大事,根据事件的关联关系推断,它们的正确排列应是( )

①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②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③金军灭掉北宋王朝 ④赵构称帝偏安江南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9.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清朝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确立“金瓶犁签”制度

③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 ④进行雅克萨之战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全国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灭亡南宋

11.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如图中(

A.A B.B C.C D. D

1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毛泽东主席曾亲笔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下列有关明长城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修筑目的是防御匈奴贵族的侵扰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D.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13.表中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选项

作品

作者

A

《本草纲目》

李时珍

B

《天工开物》

宋应县

C

《农政全书》

王祯

D.

《红楼梦》

曹雪芹、高鹗

A.A B.B C.C D. D

14.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党项统治者 D.契丹统治者

15.下图所示对联称赞的是( )

A.李自成 B.郑成功 C林则徐 D.戚继光

16.“这个政治机构专属于皇帝,由皇帝任命,唯皇帝是从……没有专属府衙,也没有专门官吏。它既能满足皇帝集权的需要,又能高效地处理军政,控制思想,预防朋党。”该机构是由雍正帝创设的( )

A.锦衣卫 B.中书省 C军机处 D.六部

17.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

A.《红楼梦》和京剧 B.《水浒传》和昆曲

C《三国演义》和秦腔 D.《西游记》和汉调

18.关于元朝的行省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②今东北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

③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④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19.假如你生活在唐朝,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

①农民使用筒车灌溉 ②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弈棋等活动

③人们能在长安“市”里买到西域商品 ④唐三彩受到人们的喜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手工业技术进步 D.自然经济的瓦解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21.(15分)

材料一: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宋代则把财富兵力都集中到中央,不留一点在地方上,所以中央一失败,全国土崩瓦解,再也没办法。

——均摘编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材料二: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实行有效管理。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跳而……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实录》

材料四: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太祖实行“军权集中、财权集中”的措施各一例。(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为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2分)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训,采取哪一措施?(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为了加强对台湾、西藏、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3分)这些机构的创设有何重大义?(2分)

22.(15分)

材料一: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材料二:两宋期间,对外贸易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至少两点)(2分)

材料三:如下表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每次航海的船只

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

最少3艘,最多17艘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万-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至少两点)(2分)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 )2分)

材料四: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近代中国史纲》

(4)根据材料四,指出其反映的清朝对外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3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