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学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不同的单位,相邻的单位进率不同,要求孩子能够熟练转换;
三年级数学还学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求掌握加减法的验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主要注意有进位的乘法;
三年级数学的倍数关系和长方形正方形是一个重难点,所以在这方面,题目出的多一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只铅笔长16(厘米) 旗杆高10(米)
一本字典厚80 (毫米) 数学书本长约2(分米)
1(米)-1(厘米)=99(厘米)
1(分米)-1(毫米)=99(毫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个小朋友体重约30(千克) 一头牛重500(千克)
一辆卡车的载质量是5(吨) 一个鸡蛋约50(克)
1(吨)-1(千克)=999(千克)
1(千克)-1(克)=999(克)
3、计算。
6000米=(6)千米 25厘米 75厘米=(10)分米
3米-18分米=(12)分米 1吨-(700)千克=300千克
500厘米=(50)米 3千克=(3000)克 6000千克=(6)吨
3分=(180)秒 180分=(3)小时
4、在○里填上>、<或=
48÷8=54÷9 150分<3时 1千米>999米
450厘米=45分米 1分米<999毫米 50厘米○45分米
5、一张长方形纸长12厘米,宽8厘米,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剩下的小正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
6、茵苗早上7:40上学,25分钟后到校,到校的时间是早上(8:05)。
7、学校乐队招收了42名新学员,其中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两项都不会的有3名,两项都会的有(8)名。
8、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9、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1),十位上只能填(0)。
10、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1/4)。
二、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 (×)
2、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8厘米。(√)
4、四边形有四条边,有四个角。(√)
5、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6、要使341×□的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填3。(√)
7、分针走半圈需要半小时。(√)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看一场电影用(C)。
A、20分钟 B、200秒 C、2小时
2、量一个人的体重,用(B)作单位比较合适。
A、吨 B、千克 C、克
3、秒针在钟面上从“12”走到“6”,用了(C)。
A、6秒 B、25秒 C、30秒
4、两个正方形的周长(B)相等。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5、一包味精80克,一包盐500克,一包洗衣粉420克,三样东西共重(A)。
A、1千克 B、1000千克 C、1吨
6、下面的积约是2400的算式是(A)。
A、4×595 B、393×8 C、6×484
7、我每天大约用(B)收拾书包。
A、5小时 B、5分钟 C、5秒钟
8、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B)。
A、4厘米 B、6厘米 C、8厘米
四、计算。略
五、实际操作。 略
六、解决问题
1、 36÷4=9(厘米)
2、625×8=5000(千克) 5000千克=5吨
3、(18 22)×3=120(人)
4、3/7 2/7=5/7
5、5/9-(1-5/9)=1/9
6、300-78×3=66(个)
7、674-253 137=558(本)
8、 240×8 898=2818(元)
9、 (8×2 8)×2=48(厘米)
10、(62-22)÷4=10(辆)
11、 48÷6×125=1000(元)
12、 96 185 405≈7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