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07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1世纪
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背景: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创立者:耶稣
教义: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国教基督: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
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2、建立者:克洛维
3、克洛维的统治:
(1)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把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4、法兰克的扩张: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和封臣
1、土地分封的改革:5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在土地分封形式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2、封君:赐地的人是封君。封臣:接受封地的人是封臣。
3、权利与义务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城收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4、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的交织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5、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四、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查理的扩张: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查理的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十一税”制度。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14年查理曼去世,帝国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帝国一分为二,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国家的雏形。
08
第8课 西欧庄园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形成:9世纪开始兴起,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
2、庄园统治者:领主。
庄园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3、特点: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4、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耕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二、庄园法庭
1、权利: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通常是处以罚金,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不出庭者也会罚款。
4、审判依据: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5、法庭作用:
(1)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2)佃户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3)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09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规模:新兴城市规模较小,人口一般不超过5000人。
3、位置特点: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聚集的地区。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手段:常用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5、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的“特许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基本居民:手工匠和商人,他们一般都是从周围的农村的农民转变来的。
2、市民身份获得:农奴进入城市居住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市民的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
3、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早期资产阶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大学:本义是一个团体或行会,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教育的机构。
2、兴起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欧洲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欧洲。
3、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大学的兴起,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4、大学包括: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5、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6、大学自治地位体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10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编纂法典的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3、编纂时间:529年开始,历时6年结束。
4、《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5、《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内容:仍然承认奴隶制,但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此外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
6、《罗马民法大全》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
2、拜占庭帝国衰弱:
(1)7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占领拜占庭帝国部分地区。
(2)9世纪后,帝国面临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版图不断被蚕食。
(3)西欧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
3、拜占庭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4、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1)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1.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强大的王国是 ( )
A. 法兰克王国 B. 古代希腊
C. 东罗马帝国 D. 古代埃及
2. 如图是克洛维受洗雕像。该雕像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克洛维 ( )
A. 创立民主政治
B. 建立法兰克王国
C. 征服地中海
D. 皈依基督教
3.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
A. 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灭亡
4. 下面为教皇为查理加冕图。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 ( )
A. 8世纪前期 B. 11世纪
C. 800年 D. 814年
5. 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基督教教义变化导致的结果是 ( )
A. 罗马帝国长期迫害基督教
B. 罗马统治者承认并定基督教为国教
C.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
D. 西欧庄园制度的瓦解
6. “我的主人啊! 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注: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
A. 封建农奴 B. 封建贵族
C. 城市市民 D. 基督教徒
7.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的土地除了可耕地之外,还有林地和草地,土地分为领主的土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中的磨坊、桥梁、牲畜等都属于领主。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这段话说明了 ( )
A. 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B. 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C. 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
D. 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8. 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
A. 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 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地租
C. 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 修道院的教士们贪得无厌
9.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 )
A. 驱逐出庄园 B. 送入监狱
C. 处以罚金 D. 没收财产
10. 在11—12世纪,法国琅城的市民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其斗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 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反对种姓制度,宣扬众生平等
C. 摆脱封建主,争取自治权
D. 扩大公民权利,召开公民大会
11.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 )
A. 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 仍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C.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12.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
①免赋税特权 ②教育自主权 ③言论自由权 ④司法特权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3.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
A. 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 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C. 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D. 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
14.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偷走,租马的人必须按这匹马的价钱赔偿给马的主人。由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 ( )
A. 注重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 重视证据的重要性
C. 具有缜密的法律体系
D. 保护个人私有财产
15. 罗马文明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按灭亡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西罗马帝国 ②东罗马帝国 ③罗马共和国 ④罗马帝国
A. ④③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④③
1-5. ADCCB
6-10.BABCC
11-15. DCA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