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历史(高三一模成绩分析报告与复习计划)

高三一模考试试卷分析历史(高三一模成绩分析报告与复习计划)

首页历史更新时间:2024-07-24 20:20:21

为了对今年科学备考工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落实,2019年9月18日下午,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在长春市十一高中举办“长春市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学科质量分析会”。会议由长春市十一高中历史教研组长赵玮彬老师主持,市教研员侯晓东老师,长春市十一高中辛万香副校长,长春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考试评价委员会成员、各校教研组长、高三年级备课组长、高三历史教师及吉林省高中历史郑喜奎名师工作室成员100余人参加会议。

长春市十一高中井玉玲老师对历史“一模”进行试卷分析。

井玉玲老师认为历史“一模”考题涵盖了中外文明、现代化历程和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大制度等,以选择题为例,涉及的考点包括:宗法制、科举制、小农经济、宋明商品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经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雅典民主、罗马法、近代西方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全球化等;贴合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风格,侧重考查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多维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思维与学习能力。

选择题中的时空切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体现当下“选择题主观化”的命题原则;主观题基本体现“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与“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古今贯通与中外关联的命题趋势,如“边疆治理”题既是对“国家统一与稳定”主题的呼应,又体现了对新课标与新教材中“注重民族团结教育,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主题内容的关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突出历史对现实的关照;“观点论证题”体现了对“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特征、时代潮流”的映照;“改革题”是对“当下新教材改革”的回应等等,紧扣时代脉搏,时代特色鲜明,命题主旨十分明确;特别是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的两处变化,突出对“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素养”的考查,2019年全国II卷历史中已有所体现,一模试题中20、21题即是体现。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统编的历史新教材已经在六省市使用。在当下高考稳中求变的趋势下,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既要体现和服从国家政策、国家制度和大政方针,在国家主权、民族关系等方面必须体现国家意志,立足立德树人,强化家国情怀、民族认同,传承优秀文化,突出学科使命;又要遵循和贯彻“顶层设计”的诸如命题原则、核心素养、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备考指南,关注考纲的变化,深入理解考纲的内涵,增强备考的导向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更要研究高考试题,衔接新旧教材,关联社会现实,引入学术成果,聚焦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思维,彰显学科特色,实现成绩提高与服务人才选拔。

长春市第二中学隋晶老师进行“一模”数据分析。

隋晶老师从“数据分析”、“问题汇总”“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部分详细介绍试卷参数及有效分统计、试题难易、分数段、得分率、试题区分度等级分布等基本情况,并且分别从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两个方面详细汇总分析本次一模考试的数据,用数据说明本次一模试题命制虽然难度不大,但区分度十分理想。

问题汇总部分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脱离材料主观臆断、基础知识不牢、历史识认知能力弱、不会归纳概括、答题不规范。教师层面是批卷存在失误现象。学校层面呈现的问题是同类校差距较大,历史单科成绩与总分不成正比。隋老师提醒同仁们不但要关注数据揭示的问题、分析数据出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思考改变现状的对策,找准前行的方向 。

应对策略部分建议师生共同努力,夯实基础知识;注重精选习题环节加强训练;指导学生会审题,获取和解读信息;会答题,描述和阐释事物;会推理,论证和探讨问题。

来源长春教研信息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