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生物钟,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兴奋期和抑制期呈波浪形变化。考试时间若在兴奋期则有利,若在抑制期则不利。有些同学晚上大脑兴奋,白天却头脑昏沉,这不利于上午进行的中考。
因此,大家考前几天应调整作息,晚上九点半睡,早上六点起床,使大脑兴奋期与中考时间同步。考试当天应提前半小时进考点,消除新异刺激,稳定情绪,另外,我们可以使大脑提前开始简单的该考试科目的学科活动,比如回顾相关公式和定理。
二、消除焦虑、集中精力
考试时怯场会导致头脑空白,注意力无法集中。此时需迅速调节心理,进入正常应考状态,可采用以下方法:
✅ 自我暗示法。暗示自己曾取得好成绩,有能力应对困难题目,我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 决战决胜法。将考场视为大敌,用过去的失败教训鞭策自己,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三、不忙答题,先摸卷情
拿到试卷后,先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再感知试卷。查看页数、题量、部分和题型,以防试卷错误,浪费时间,而且通过大概的浏览,对全卷作整体把握,制定作战方案。
感知全卷后,找易解题稳定情绪,消除紧张。
总结:在答题前,先对试卷进行整体感知,找出易解题稳定情绪,有助于消除紧张更好地应对考试。
四、两先两后,合理安排
试卷难易、生熟占分高低心中有数,情绪稳定,思维进入亢奋阶段。解题应注意两先两后安排:
✅ 先易后难。成功的试卷题目通常由易到难排列,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不可拘泥于顺序,先绕开难题,解答完容易题后再集中攻克。
✅ 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后,先解答熟悉的题目,特别要清醒的是:根据往年中考的情况,题目总的来说是较容易的,这时切不可乎乎所以。对于生题或新型题,要冷静思考,变生为熟,转化为熟悉的小问题或题型。记住名言:“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五、一慢一快,慢中求快
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题目本身是解题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别是选择题中的题干有解答该题的规定性。需耐心读透,弄清要求,避免无用功。中考卷大多易答,细心审题尤为关键。选择题外的题目亦应如此。审题要求因文理科而异。理科需充分用足条件,文科则需通过审题取舍信息。
理科非选择类题目审题要做到三审:解题前要审、解题过程中碰到困难时要审、解题结束时要审,以防答非所问。找到解题思路后,答题速度应快。提高书写速度,内容简明扼要,不重复,写出得分点即可。
六、分段得分,每分必争
考试阅卷采用“分段给分”办法,即卷面上反映出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对于会做的题目,应解决对而不全的问题,避免遗漏重要步骤;对于不会做的题目,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跳步解答”或“缺步解题”策略,争取得分。
分段得分有两种情况:
✅ 会做的题目:解决对而不全的问题,避免跳步,确保重要步骤不遗漏。
✅ 不会做的题目:对于分几小题的题目,采取“跳步解答”策略;对于只有一问的题目,采取“缺步解题”策略,尽力演算。
七、一次成功,重视复查
答题力求一次成功,避免出错。但难免有疏漏。考试时间充裕,勿匆忙交卷,应耐心复查。
时间紧张,力求一次做对。对模棱两可和未做题进行检查、作答,填空题、选择题勿留空白。考试需注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查,祝同学们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