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届高中生考试试卷(2025届高中生期中考试时间)

25届高中生考试试卷(2025届高中生期中考试时间)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4 15:48:19

1.下列不属于“春秋三传”的一项是( )

A.《左传》 B.《公羊传》 C.《国语》 D.《谷梁传》

2.“叶公好龙”的典故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

A.《新序》 B.《说苑》 C.《管子》 D.《韩非子》

3.下列登临之作,哪一项出自李白的作品?(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D.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4.元好问《论诗绝句》第二十九首中有“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他称赞的是( )

A.谢灵运 B.谢眺 C.谢庄 D.谢安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所用修辞手法一致的诗句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下列不属于词牌的一项是( )

A.《忆江南》 B.《凉州词》 C.《虞美人》 D.《沁园春》

7.下面作品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出师表》 ②《醉翁亭记》 ③《陈涉世家》 ④《过秦论》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别名又叫( )

A.《金陵记》 B.《墙头马上》 C.《紫钗记》 D.《风月宝鉴》

9.下面选项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暮去朝来颜色故 B.成不敢敛户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成仓猝莫知所救

10.“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三不知”是指( )

A.天文、地理、历史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生辰、籍贯

11.以下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闲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2.下列对联所称颂的历史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辛弃疾

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C.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颂汤显祖

D.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颂杜甫

13.下列诗句歌咏对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②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A.①洞庭湖 ②金陵 ③长安 ④苏州

B.①洞庭湖 ②鄱阳湖 ③金陵 ④扬州

C.①鄱阳湖 ②洞庭湖 ③长安 ④扬州

D.①开封 ②西湖 ③金陵 ④苏州

14.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下面哪家学派的?(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15.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以( )为新一年的起点。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16.下面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荫”有庇荫,庇护之意,可指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 的“荫”即为此意。

D.“母忧”是母丧的婉辞。古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的丧事、遭逢母亲的丧事。

1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乐府“双璧”指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

B.“五经”指儒家的五本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C.“五原”指韩愈的五篇文章《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

D.“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

18.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

A.《永乐大典》 B.《四库全书》

C.《梦溪笔谈》 D.《太平御览》

19.《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A.尽美矣,又尽善也 B.思无邪

C.尽美矣,未尽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这里的“穷”是指( )

A.写不出诗的困境 B.困厄的人生境遇

C.经济拮据的困境 D.竭尽全力的状态

21.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少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的是( )

A.元好问 B.严羽 C.朱熹 D.黄庭坚

22.孟子所谓“以意逆志”中的“意”,指的是( )

A.作品之意 B.作者之意 C.读者之意 D.古人之意

23.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与《水浒传》作了比较,认为( )

A.《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B.《史记》是因文生事,《水浒》是以文运事

C.《史记》是因事生文,《水浒》是文事相济

D.《史记》是文事相济,《水浒》是因事生文

24.下列用来形容廉颇和蔺相如交情的成语是( )

A.刎颈之交 B.缟纻之交 C.芝兰之交 D.莫逆之交

25.对“步”“行”“趋”“走”“奔”这五个与走路有关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趋”为弯着腰前行,表尊敬 B.这五个词中,“走”和“奔”均为快跑

C. “信步”意为“随意走” D.“步”与“行”均为普通的行走

26.对“累”字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绳索。如“以剑斫绝累” B.连续,多次。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C.牵连,妨碍。如“累及无辜“ D.拘系,捆绑。如“系累其弟子”

27.兼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个字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词性,下列关于兼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付诸行动”就是付之于行动,“付诸“与“于”连用就重复了

B.“叵耐灵鹊多谩语”中,“叵”即“不可”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中,“焉”相当于介词“在”加代词“这里”

D.兼词的读音都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拼合,如“诸”和“叵"

28.下列诗句不以干谒为目的的一项是( )

A.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B.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C.麾下赖君才并入,独能无意向渔樵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9.关于古代学校教育,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谨庠序之教”,“庠序”是学校的泛称

B.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不仅是学校,而且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C.我国古代就有博士和教授,指学者和教学专业人员,与官员官职无关

D.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古代书院,均是私人所设、具自发性的教育机构

30.下列四句中“江湖”一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C.《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D.阮元《小沧浪漫笔》:“白莲弥望,青山向人,至此者渺然有江湖之思”

31.下列关于官员任职和解职等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表示从不做官到做官的文言词有“释褐”“解褐”“出仕”等

B.表示管理者初到任叫“下车伊始”,开始处理政务叫“初视事”

C.“出”表示官员由京城被贬谪到外地,类似于“左迁”“降”

D.官员以上了年纪为由请求辞职叫“乞骸骨”,退休叫“致仕”

32.下面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情境和概括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含蓄

B.萧萧落叶,漏雨苍苔——悲慨

C.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飘逸

D.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绮丽

33.下列有关《楚辞》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祭奠之意,追悼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亡灵

B.后世用来泛指文学的“风骚”取自《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C.宋玉是屈原之后最具代表性的楚辞作家,他塑造的“东家子”是一位恰到好处的美人

D.《楚辞》与《诗经》分别代表着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风格的源头

34.下列称号和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中老杜”——苏轼

B.“红杏尚书”——宋祁

C. “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

D.“鬼才”“诗鬼”——李贺

35.下面有关音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钟大吕”,本来指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的音乐,后也指言辞

B.“阳春白雪”指高雅的乐曲,不能欣赏高雅乐曲的人称为“下里巴人”

C.“响遏行云”指歌声能使流云静止倾听,形容歌声高亢、嘹亮、动听

D.“三月不知肉味“原形容音乐声音太美妙,让人沉醉以至觉不出肉的美味

答案

CAAADBDDDB(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