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教师仅仅是传输知识、教授文化的媒介,而有人却认为,教师是学生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指路明灯,对学生的性格、心理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后,身为二年级的数学老师,牟清随感到非常的开心,开心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班上的学生的一张试卷。二年级的题目不算简单,但是现在考察的形式比较灵活,而且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不算太小。
班上的小梦,从上一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就不算太好,在被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题目,小梦常常也会丢分,久而久之,数学成了小梦心中最大的坎,也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数学作为将来高考的三大主科,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直保持着不及格的成绩,那么将来想考一所好大学,难度着实不算小。
父母的督促与学生本身的紧张,让学习进程反而受阻,所以数学成绩一直保持着半好不坏的状态,等到升到二年级之后,小梦的数学成绩已经在班里倒数。对于成绩不好,总是不“开窍”的学生,很多老师会显得有些不耐烦,但是牟清随却截然相反,反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到了那些所谓“差生”身上,帮助他们一点点解决问题。
每次在给小梦批阅卷子、作业的时候,牟清随除了将问题标注来后,还会在结尾的地方,加上一句对他的鼓励,缓解小梦的紧张与不安。即使题目没有什么错处,牟清随也会给出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让小梦能够精益求精,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样的方式让小梦慢慢的减少了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对数学的自信心也在慢慢提高,考试的时候心态更平衡,导致考试的时候出现紧张、发挥失常的问题。等到二年级结束后,小梦的数学成绩拿到了满分,成为班里数学“小能手”。
看着小梦试卷上大大的100分,让牟清随有些泪目,而在期末后,小梦专门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虽然字迹稚嫩,但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还是让牟清随不由得感谢,曾经下定决心要着重帮助差生的自己;而在未来他还是会坚持到底,只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