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kuì) 铭记(mín) 澎湃(pài) 舰载机(zài)
B.要塞(sāi) 轻盈(yíng) 揪心(jīu) 颁发(bān)
C.凌空(líng) 翘首(qiáo) 娴熟(xián) 镌刻(juàn)
D.桅杆(wéi) 咆哮(xiào) 督战(dū) 履行(lǚ)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凝结 潇洒 犀利 一丝不苟
B.辉煌 遗嘱 湎怀 迎风招展
C.由衷 优雅 沸腾 弹精竭虑
D.震撼 淀放 慷慨 白手起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武警反恐部队锐不可当,救出人质后,一举端掉了恐怖分子的老巢。
B.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鼓舞人心,气冲斗牛,震耳欲聋。
C.壶口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场面让人惊心动魄。”
D.广交会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着《小王子》和王蛇吞食大象图案的蓝色50法郎钞票被送进历史的粉碎机。
B.它们从北国边陲、南海天涯、茫茫戈壁、巍巍高原、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面八方,云聚国庆大典。
C.“敬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长安街上,受阅官兵引吭高歌,声震长空。
D.再见啦,卡拉瓦乔。再见啦,贝尔尼尼。我们不愿看到你们离去。
妇“敬礼”后面的感叹号应放入引号内。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
B.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
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6.古诗文默写。(6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3)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6)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个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
本报北京1月7日电(苏银成、王希)“时代楷模”、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郝井文练兵备战、矢志打赢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后,在全军部队和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官兵和各界群众普遍表示,要以郝井文为榜样,忠于祖国、恪尽职守,拼搏奋斗、不畏艰险,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扛起强国兴军的历史使命,以实际行动建功立业新时代。
8.“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之时,无数英雄在危机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奋起。新学期伊始,学校开展了“致敬抗疫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7分)
(1)【拟写标语】请从画线句子中提炼出一组对称的句子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2分)英雄的祖国,英雄的人民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抗疫篇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致敬抗疫英雄,就是要学习和继承英雄们不畏牺牲和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凝聚起奋进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致敬英雄】一位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致敬抗疫英雄”主题演讲,下面是演讲稿中的一段话,请根据前后文补全内容。(2分)
2020年的春天,在新型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无数的医护工作者选择逆行。他们用坚定的手印,表达着自己的担当与承诺; ;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守护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3)【探究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世界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记住了一位老差老人。那一夜,他奔赴疫情“震中”,全国人民看到了他匆匆的行色、困倦时凝重的表情、危急关头的果敢与担当。
材料二黄龙江是浙江省浦江县花桥乡一名普通的保洁员。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负责全乡11个村百余名居家观察对象的垃圾处理和消毒,成为花桥乡最安心的一道“隔离线”。
材料三普通的建筑工人,通常辛苦一年,才换来与家人几天的团聚。2020的农历新年,平凡的他们选择了在武汉与工友团年,为的只是尽快建好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他们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泊秦准(4分)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2分)
“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二)(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晋陶渊明独爱菊。
13.【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所托之物是 ,所言之志是 ;【乙】文所托之物是 ,所言之志是 。(2分)
14.【甲】文中提到“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乙】文中提到
“菊”“牡丹”,有什么作用?(2分)
(三)刘永坦:“从0到1”,他为祖国海疆雷达打造“大眼金晴”(14分)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胡茜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40年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他就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1月8日,刘永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了沉句句的奖章、证书。
刘永坦带领团队研制的新体制雷达究竞新在哪儿?他告诉记者,这款雷达不仅能够“看”得更远,还能有效排除杂波干扰,发现超低空目标,对于对海远程预警来说至关重要。为了这个“新”字,他在“冷板凳”上一坐就是40年。
给海疆装上“千里眼”: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
严冬时节的山东威海,寒风萧瑟。刘永坦带领团队成员一同检查正在调试的新体制雷达设备,面前是一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雷达天线阵,天线阵外就是波浪翻滚的大海。此时,年过八句的刘永坦精神矍铄,满眼欣喜。
如果说雷达是“千里眼”,那么新体制雷达就是练就了“火眼金睛”的“千里眼”,被称为“21世纪的雷达”。它不仅代表着现代雷达的发展趋势,更对航天、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不足20%,有了新体制雷达,则实现了全覆盖。”刘永坦告诉记者,给祖国的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国防才能更安全。
“不能向外面的封锁低头”:他40年坚守开创中国新体制雷达之路
1936年12月,刘永坦出生在南京。第二年,发生了惨绝人案的南京大屠杀。南京、武汉、宜昌、重庆……刘永坦回忆说,他的童年被颠沛流离的逃难所充斥,让他从小就对国家兴亡有着深刻理解。
“永坦”是家人对他的祝愿,更代表着国人对国家的期许。刘永坦坚信,科技可以兴国,他一定要实现这个最朴素的愿望。
1978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刘永坦作为国家外派留学生,到英国深造。“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踏出国门的一刻,他发誓要做出一番名堂。
“雷达看多远,国防安全就能保多远。这样的雷达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1981年秋,毅然回国的刘永坦带回了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刘永坦说,在国外,无论做多少工作,取得多大成就,都是给别人干活。只有回到祖国,才是真正的归属。
然而,要建新体制雷达,在当时的中国简直是异想天开。面对重重质疑,刘永坦始终坚信:新体制雷达一定能做出来,只是时间和实践的问题。
“没有谁会告诉你关键技术,只有咬牙向前走,不能向外面的封锁低头。”一场填补国内空白、从零起步的具有开拓性的攻坚战从此开始,刘永坦立志要向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把“冷板凳”坐热:他带领团队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铁军”
“这件事可能要千一辈子,不光我自己,要集结全系的力量,甚至更多的力量。”刘永坦说,相对于一些短平快的科研项目,新体制雷达是个十足的“冷板凳”。
团队骨干许荣庆、张宁、邓维波等人都说,刘老师是学术上的干将,更是团队里的帅才,他懂得如何调动大家一起攻关。
雷达调试初期,系统死机频频出现。几十万行的大型控制程序,再加上发射、接收、信号处理、显示等诸多设备,任何一个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
“不能给科研留死角。”刘永坦就率领团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系统的每一个程序开始检查,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
1990年4月3日,对于团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团队所有成员都流泪了,是成功后的狂喜,也是多年压力的释放。
40年里,刘永坦的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成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齐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一支雷达科研“铁军”。“围绕一个方向,聚焦一个领域,刘永坦一干就是40年。不以困难为断点,不以成就为终点,这种科研精神对后辈来说是激励,更是向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说。
刚领完奖,这位“80后”老院士又许下了新的愿望,继续带领团队向小型化雷达进军,让技术造价更低,让功能性能更优,更好保卫祖国海疆。
(有删改)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16.品析下列句子。(4分)
(1)严冬时节的山东威海,寒风萧瑟。(这个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然而,要建新体制雷达,在当时的中国简直是异想天开。(“异想天开”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7.这篇通讯有什么特色?(3分)
18.阅读文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刘永坦具有哪些精神。(2分)
【链接材料】刘永坦自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团队的力量,不是我一个人的。”
19.结合本文,联系你的实际谈谈感受。(3分)
(四)那道闪电那抹红霞(15分)
周凯 刘阳
此刻要尽情欢呼,此刻让泪水流满!39秒584!中国选手武大靖像一道闪电划过冰面,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获得期盼已久的平昌冬奥会金牌。
时间退回到决赛前。场上开始介绍运动员:“武大靖。”武大靖举起右手,向观众席挥动了两下,耸耸肩膀。他眼神专注,神情轻松,如赛前训练一般,戴上防护头盔,轻轻滑向起点。
发令枪响,站在内道的武大靖如离弦之箭,如猛虎下山,第一个弯道前就抢占了领滑位置。他的身后,两名韩国对手和一名加拿大对手紧追不舍。直道,武大靖紧背双手,加速前行;弯道,武大靖单手摸冰,快速过弯。一圈、两圈、三圈、四圈,武大靖不断扩大领先优势。他在终点线前高举双手,高速冲线,给对手留下一个红色的背影。
冲过终点线的武大靖没有停留,径直滑向场边,在那里,51岁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孩飞身跃上防护墙,师徒二人紧紧相拥!没有语言,只有激动的泪水。
观众席沸腾了!在看台上为武大请加油助威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中国观众挥舞国旗,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的突破欢呼雀跃。武大靖双手把国旗举过头顶,沿着冰面面向观众席缓缓滑行,所到之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五星红旗在武大靖的手上飘扬,映红了他的脸庞,映红了冰面,映红了江陵冰上运动场。
颁奖典礼上,武大靖指着胸前的五星红旗站上最高领奖台,他努力不让泪水流出,露出淡淡的微笑。
颁奖结束,武大靖和参加男子5000米接力领奖的队友滑向女队队员们和教练李痰,和她们拥抱,并将她们从场外抱进场内,与五星红旗合影。
“如果可以掰开金牌,我愿意将它分给所有队员!”武大靖说。
20.请概括这篇特写的主要内容。(2分)
21.“发令枪响,站在内道的武大靖如离弦之箭,如猛虎下山,第一个弯道前就抢占了领滑位置。”简单赏析这句话。(3分)
22.文中写观众“沸腾”“欢呼雀跃”有何作用?(3分)
23.“如果可以掰开金牌,我愿意将它分给所有队员!”这句话表达了武大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4.品析这篇特写的标题有何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5.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600字。
(1)你所在的学校或班级最近开展了哪些活动呢?请选择一次重要的活动,写一则新闻。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题目:永恒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