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手册》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辅书,丛书主编是王后雄老师。看这个阵容就知道它和“考点”是同根同源的。所以当时评测完了“考点”,就想着一鼓作气把“重难点”也评测了。没这样做的原因还是觉得连着两期评测同一个品牌的教辅书,有打广告的嫌疑,因此作罢。
《重难点手册》和“考点”其实都不止是同门师兄弟那么简单,简直是到了亲兄弟的程度了。以数学为例,两个系列的几位主编都是同一批人,比如王兴旺老师就是《重难点手册》人教A数学必修5和“考点”数学选修2-2的分册主编。其他科目没有一一对比,猜想也是差不多的。再加上《重难点手册》也使用了王后雄经典的“左右分栏”格式,这两个系列在风格和样式上几乎是一样的。
对于这套教辅书,王后雄老师虽然是丛书主编,但是他挂名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重难点手册》在90年代初期就在策划中了,那时王后雄老师还是一名中学老师,他是2001年才到华中师范大学任职的。《重难点手册》在这二十多年来,累计发行近千万册,也曾是全国的“十大金牌教辅”。光是这个系列,就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
王后雄老师和华中师范大学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今天说点其他的:如何选教辅。先确定你需要的类型,然后再从主流品牌里找对应的类型。一般来说某一个品牌同类型的教辅不会很多,三本都算多的了。对于小众的品牌,除非自己有能力鉴别好坏、同学中有买过的、老师推荐的,否则就不要去碰了,以免踩雷。
综述
《重难点手册》首版在1992年,距今28年了(我第一次算的时候,以为距今18年),算是教辅届的活化石。这种经过了时间检验的教辅,质量根本不要担心。只要适合你,几乎可以闭着眼睛买买买。《重难点手册》在2019年出了新的版本和整体UI,风格和以前比,有不小的变化。
老版的封面更有90年代的风格,颜色和设计都比较老派。现在的同学看了估计都不会多看一眼,特别是和其它教辅摆在一起的时候,比如和《教材帮》、《一本涂书》、《高考必刷题》等。新版的设计比较简单,颜色偏向讨好年轻人了,青春的感觉。我自己觉得对于数学的封面,颜色偏浅,蓝色背景色上的图案很不明显。当然啦,这些封面都不重要,教辅书主要的竞争还是在内容上。
老版本采用的是经典的左右分栏格式,左讲右题;颜色较单一,黑色为主,文字密度较大。2019年6月以后的新版,虽然也是左右分栏,但不是左右对半分了,左栏占了三分之二的空间,右栏三分之一,左边是正文,右边为补充;颜色使用了四种,排版也稀松了一些。我个人很喜欢新版的排版,感觉这个版本综合了市面上好几个教辅排版的优点,看起来是比较让人愉悦的。
每部分内容之间有彩色的小图标在标题前,同一个内容下使用了彩色方框来提示重点词语,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文字内容,在文字之间会使用表格、例题、彩色图标来作为分隔。种种的细节,让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评测过的教辅里面,这一本的排版我觉得看起来最舒服。它类似于手机的“水桶机”,各方面均衡且无明显短板。
对了,答案单独成册,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对于比较简单的题目只有答案,没有解析。如果需要解析可以靠搜题类的软件解决。正文中的变式题其实也相当于练习题了,解答也在答案册里。每一个小节的题目不多,20道上下,和刷题类的教辅比不了。
定位
《重难点手册》定位就是解决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实它的名字就暴露了它的主要内容。本书对基础知识没有专门讲解,但其实讲到重点、难点内容时,肯定也会涉及基础的知识。再说了,在教科书上出现的公式、定理、总结,哪一个不是重点内容呢。特别是像生物这样的学科,书上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考点呀。诚然它不可能比《知识清单》这种专门讲基础知识的教辅书更全,但是该有的都有,只是有些知识点它觉得属于基础的就一笔带过或者默认你已经掌握了,不会详细解释和叙述。
本书知识点讲解部分比较简洁,适合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的同学使用。《重难点手册》作为进阶学习是不错的,不太适合自学和追赶进度的同学。对于基础不牢固的,或者上课听讲都有困难的同学,就更不友好了。它虽然不算拔高的教辅,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使用门槛的。它的门槛可以概括为:听讲后能独立完成学校的作业和书上的练习题,或者是考试的时候简单题不出错。
本书属于加深理解的教辅书,懂了知识点,它可以让你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入,前提就是你需要有一定基础,否则看它基本也是空中楼阁,到了考试就现原形了。《重难点手册》在某些关键知识点上处理,比一般的教辅更深入、更到位。
本书里面的例题难度适合中等的同学,对于理科来说,这些例题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其它的栏目都是为这些例题服务的,更多的是起一个查漏补缺的作用。本书练习题不多,需要刷题的可以另买其它教辅。
同学们也不用担心本书的知识点不全,重点、难点知识肯定齐全。基础知识和冷门知识确实有所欠缺。但瑕不掩瑜,书中没有的知识点你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弥补,比如课堂笔记、教科书、其他教辅书。还有一点要注意的,重点、难点不一定就是考点;基础知识和冷门知识也不一定是考点。
适用对象与时间
本书是同步类的教辅,高一、高二都可以购买,按需购买即可。本书的使用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知识的,如果属于零基础,即完全没听过课的同学,还是绕道买别的教辅。它的价值在于让你攻克中档题和部分难题,但是对于压轴题,你仅使用这本书是攻克不了的。
购买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教材版本,这套书有各个教材版本的分册。
使用方式
这本书作为同步类的教辅书,自然可以像其他同步类的教辅一样,在同步学习的各个阶段使用,把它当作你的主力教辅书。同步学习时,一般就是这几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完成作业、单元复习、考前复习,你把这本书融进到这些阶段即可。课前预习,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课上带着疑问听讲;课后看例题和题型,然后刷点题;在考试前,看看你曾经勾画的内容。如此一套流程下来,也就差不多了。
今天主要想说说这本书的另外一种使用方式:把这本书当作一个弱化版的《龙门专题》来使用。在每一章学习完成后,找一个大块的时间段,来突击看这一章的内容。由于《重难点手册》专注重点、难点,例题也偏向中档题以上,你学习完之后用它来提升和回顾整章的知识最合适不过了。
在看的过程中,注意右边栏的内容和书上彩色的文字,既复习了知识点又能发现自己以前没注意的点;例题也自己做一做,看看自己对知识运用的掌握程度,也见识见识老师没讲到的题型;练习题自己刷一刷,找出自己在本章的漏洞。找到漏洞之后,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本书,也可以通过看其它教辅来解决这些漏洞。如果还不放心,可以自己再找一些题来刷一刷,达到加强记忆和重复训练的目的。
讲练比和类型
《重难点手册》主要还是重讲解,轻练习,刷题不是它的强项。它的讲练比是9:1,如果把例题和变式题也算作练习题的话,讲练比可能是7:3。作为重讲解的教辅书,那肯定是同步类-讲解练习类的教辅啦。再补一句,这本书不适合零基础的同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再买这本书。
同学们的评价
各科使用心得
与教材帮、考点、教材完全解读的比较
《重难点手册》与“考点”、“教材完全解读”都可以算作王后雄系列,都有王后雄“左讲右题”的血统。而《教材帮》则是大品牌出的一本各方面无短板的教辅书,最大的优势是有教科书上习题的答案。他们的质量都没有问题,可以放心选购,要注意的就是选一本适合自己的。
难度:考点>重难点手册>教材完全解读>教材帮。这里的大于都是略微大于,可能与个人的状况有关,只是一个参考。《教材帮》是最普适的,适合中等的同学;“考点”是难度最高的,例题、习题都有点难度;《教材完全解读》的难度与教材帮很接近,就看你喜欢那种风格了。
知识详细程度:教材帮>教材完全解读>重难点手册=考点。《教材帮》讲解最为细致,基础知识也讲得多,基础不好的同学也可以使用;《教材完全解读》讲解要少一些,但是基础知识也是有的;《重难点手册》和“考点”对基础知识基本是一笔带过,使用这两本书需要一定的基础和上课听讲的经历,不适合追赶进度和自学。
排版:重难点手册>教材帮=教材完全解读=考点。这基本的排版几乎都是左右分栏的,很接近,文字排列也不是特别紧密,看起来都很宽松无压力。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最新版的《重难点手册》,四色彩印,留白足够,综合起来看是最好的排版。
颜值:考点>教材帮>教材完全解读>重难点手册。这个完全是主观感受,可以不用参考,自己去书店看一看,心里就会有自己的排名了。话说,这个颜值也不是很重要,虽然它会影响购买决策,但也没听说哪一本教辅是因为太丑了而被同学们抛弃了的。
对于这四个维度的排名不用较真,自己去书店翻一翻就知道答案了。选内容适合自己的,其它方面(颜值、排版、价格)都应该是同等状态下再考虑的点了。
卖家对本书的评价
该书是一套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同步教学参考书。它讲解的主要是教材的重难点、学习的重难点、考试的重难点,旨在帮助学生解析高中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使其掌握高中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方法,扩展学生的视野,启迪解题思维方法,讲授解题思路、规律与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全维化,要点方法通透讲解,必备知识精准诠释。
典例激发化,经典例题深入探究,真题变式巧妙迁移。
解题模型化,各类题型全面参考,解题模式系统归纳。
误区清单化,学习误区层层剖析,思维障碍轻松扫除。
专题深度化,同步专题深度拓展,知识规律高度整合。
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精神,定位新课标“三维”目标,贴近新课标高考大纲要求,注重学习规律和考试规律的整合,全面提升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
大突破:突破传统的单向学习模式,将教材知识、拓展知识和隐性方法类知识植入新课堂,立体凸现学科知识结构和解题方法规律,破解高考“高分”瓶颈。
讲实用:完全同步于新教材,导、学、例、训四位一体,落实课程内容目标和考纲能力要求,揭密高考解题依据和答题要求,破解重点难点。
大品牌:十多年的知名教辅品牌,一千多万学子的全程参与,十余万名化学教师的倾力实验。堪称学习规律与考试技术深度融合的奇迹,缔造着使用效果显著、发行量惊叹的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