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一二年级学生不允许动手写题,只能动嘴说题。
美其名曰:游考。
学生问:老师,什么叫游考?
我把“游考”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猜。
班上还是有五六个稍微机灵一点的学生的,开始头脑风暴了。
一个学生说:让我们一边游戏,一边考试。
这小子有前途,理解最符合专家的意思。
有个学生说:我们一边游泳,一边考试。
这孩子想象力丰富,真想让他试一试。
有个学生说:我们一边到校外郊游,一边考试。
这个考试的动作更大。累死老师算了。
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们要一边玩手游,一边考试。
想得真美!看来,这家伙平时没少玩手机游戏。
城里的大学校,每到游考,搞得像联欢会。大学校,又有家长赞助,有钱有人,会把考场布置得像游乐场一样,只恨没有把摩天轮,过山车搬进来校园了。
看他们学校发的游考内容的文章,看起来考试是挺迷人的,孩子们是挺快乐的,可是懂行的人知道,全都是噱头。
其实本质还是读词语,用词语,读背课文,背诵积累,课外阅读……学生抽出一两道老师准备好的题目,让学生说出题目答案。
平时,该抄的词语一遍不能少,该背的已经默写N遍,该练的卷子一张也不会少……只不过期末考试时,披上游戏的外衣,让同学们说出来而已。
农村小学,也想小牛学老牛干啥,教导处要求游考形式多样,活泼有趣。
怎么活泼有趣呢?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就剩一轨了,没有同轨老师帮忙,怎么进行多种形式的游考?
难道让学生们摇一摇,假模假样地戴上一些头饰,满操场转一转,他们就真的都聪明起来,把知识全掌握了?
玩是很会玩,但是该会的知识还是啥都不会。
年轻的一年级老师也想不出来好办法,苦恼地问我该怎么活泼有趣?
我说,我还等着你们年轻人有创新的点子呢!我这把年纪活泼不动了!
农村有农村的实际情况,留守的孩子,没能力辅导的爷爷奶奶,平时都不能静心写字,自觉地读书。全靠在学校,上课学点内容。
多数孩子,跟城里孩子的学习技巧,阅读数量,思维见识,还是有差距的。
期末游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实质效果,有差距也很正常。
人家十几个同轨班级,家长,老师,学校,条件都不是农村能比的,我们学人家搞花头,形式上经济上思想上,都学不来,也就根本不会取得好效果。
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伪存真,去花求实,一个一个地检查,让学生读读书,背背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