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家长想要辅导子女写作业时,脾气再好的家长看到学生的作业题,也会忍不住发脾气。尤其是后进生家长,真可谓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
双减过后,小学生不允许按照考试成绩排名次了。但是家长看到阶段性测试上面的“0分”,不用问老师也知道,自家孩子又是班级里的“倒数第一”。
如果说是学生不认真答题,试卷空空如也,家长倒也没那么生气,可能学生不是不会,就是懒得写而已。要是学生的试卷写得满满登登,却都精准避开了正确答案,那才是最让家长头疼的情况。
小学生认真参加考试,得了“倒数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考试题难度都不大,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读题,减少粗心马虎的学习习惯,几乎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然而有不少学生成熟的比较晚,玩心比较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考试的意义,他们觉得按照标准答案规规矩矩学习好无聊。
可是考试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老师的监督下奋笔疾书,自己不写当下就会被老师批评。平时没有认真背书,对试卷上的题目既熟悉又陌生。学生不敢交白卷,就只能凭借仅有的知识储备现场“编”答案。他们不求正确率,只要每道题写满就算完成任务了。
一小学生平时学习语文三心二意,有些字会写不会用,更别提组词造句了。看到汉语拼音只能逐字“翻译”,放到一起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有些字实在不会写,又不敢留白,干脆画上各种表情包。努力了半天,结果还是以0分收场,再次喜提“倒数第一”。老师也无奈了,怎么也想不到学生为了不留白,竟然能在田字格里画表情包。
还有一道看拼音写词语的题目,家长乍一看学生四个字写得都没错,就是这个成语有点“奇怪”,但是老师依然给了0分。家长仔细看了半天拼音才恍然大悟,妹妹不是不累,她只是有点“闷闷不乐”。
不仅语文题让家长头疼,小学生数学题也不让人省心。如今有的开放性试题想让学生计算()-27=68,该题没有直接提问,而是以小猴的语气,增加了学生审题难度。一时间学生也蒙了,不知道自己做的是语文题还是数学题,竟把小猴和小熊当成答案写在了试卷上。
学生考试脑洞大开,家长看到试卷气得想打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不仅语感不好,在其他科目考试中连读懂题目都很困难,更别提写出正确答案了。还有些学生由于阅读储备不够,造句没有素材,想象力又不够丰富,很容易把方言和口语表达方式写在试卷上。
老师要求用“有的……有的”造句,这也是家长从小学到大的经典语文考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任意发挥,可家长和老师怎么也想不到,学生给出的答案竟然是“我家有的是钱,有的是车”。
结合下一道题的答案,家长看到试卷后气得想打人。如果光是语文没学好就罢了,写出这样的答案明显就是三观不正。不及时予以纠正,日后很容易走上弯路。尤其是大语文时代下,学生的作文和造句素材,是学生思想的直接体现,家长和老师都要引起重视。
还有的学生脑洞大开,答案不能说有问题,但是却偏离了老师出题考察的初衷。比如一道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考察的是学生简单的乘法运算。该学生不是不会算,而是脑洞大开,想到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答案,那就是“不买”,自然也就不用计算了。老师看到后直呼“真格路”。
小学生成绩不好,家长应该如何引导?以往家长看到学生成绩不理想,第一个能想到的解决方式,多半都是“补课”。然而小学生的课程难度确实不大,只要学生认真学习,根本没有补课的必要。若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补再多的课也是枉然。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任课老师还是要不断调整授课方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家长也要努力带学生不断尝试,寻找兴趣点和突破口,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小学低年级主要是打基础阶段,考试成绩高低与日后的中考和高考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才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
学生家长不要强迫学生一定要考“双百”或班级第一,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即可,其余时间多用来阅读和思考。发展兴趣爱好的同时,兼顾文化课成绩即可,别真等到倒数第一时,学生失去了信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今日话题:面对这样脑洞大开的小学生如何教育比较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