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同步检测(二)
分值:100分 时间:30分钟
- 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 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 )。
-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 )。
- 深秋的早上有时会看到( )。
- 桶的外壁上的小水珠就是桶外壁周围空气中的( )遇冷形成的“( )”。
- 在温度下降( )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 )。
- 在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 )。可以认为露是( ),霜是( )。
- 雨来自( ),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达到空气拖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
- 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一层冰花,这是( )。
- 霜
- 雾
- 露
- 冰是( )状态的水,它是水遇冷到0℃以下的温度变成的。
- 液体
- 气体
- 固体
- 下列的有关霜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霜降为每年的10月23或24日
- 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 霜融化后是露
- 露一般在( )形成。
- 上午
- 夜间
- 午间
- 下列现象中,水珠形成的原因是装冰块的杯子外壁形成水珠的原因不同的是( )
- 冬天玻璃窗内侧出现的水珠
- 冬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块表面出现的水珠
- 夏天车窗外侧出现的水珠
- 秋天的清晨,草叶上的小水珠是( )。
- 雾
- 露
- 霜
- 冰
- 霜一般出现在( )季节。
- 夏天
- 冬天
- 雾和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成的。
- 遇冷
- 温度升高
- 空气中的水蒸气来由主要有( )
- 植物的蒸腾
- 地面水蒸发
- 海水蒸发
- 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要( )热量。
- 吸收
- 放出
- 不吸收也不放出
- 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 露是液体、白色的小水珠。 ( )
- 白露和霜降是与天气有关的节气。 ( )
3、霜是水的一种固体形式。 ( )
4、霜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0℃以下。 ( )
5、露的物态变化过程与雾类似。 ( )
6、露和霜形成的温度是一样的。 ( )
7、雾云露霜的形成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 )
8、天空中的云和雾都是水蒸气。 ( )
9、露是水蒸气凝结成的。 ( )
10、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 )
四、问答题(7分)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五、实验题:人造露和霜(共29分)
1、实验材料:铁桶、电子温度计、湿毛巾、冷水、碎冰、盐
2、实验方法:
人造露和人造霜的相同点是:(1)( ),
(2)( );(8分)
人造露和人造霜的不同点是( )。(5分)
- 根据实验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8分)
- 实验过程中,加盐前后铁桶外壁有什么不同?(8分)
答案:
一、1、低;
2、循环;
3、雾;
4、水蒸气;露;
5、仍高于0℃;露;
6、霜;液体;固体;
7、云;雨
二、
1-5:A、C、C、B、B 6-10:B、B、A、C、A
三、
1-5:×√√√√ 6-10:×××√×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大部分是海水,只有约2.5%属于淡水。大部分淡水以冰的形式存在,难以被人们直接利用。
五、2、相同点:(1)往铁桶中加冷水和碎冰;(2)铁桶下垫一块湿毛巾。
不同点:造霜时要加盐
- 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一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 加盐前:铁桶外壁出现水珠
加盐后:铁桶外壁形成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