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九年级的小伙伴而言,初中的数学课程已经全部学完。即将迎来期末考试,这次考试也可以说是中考前的首次检测,不知道如何复习的小伙伴可以做做这份模拟试卷。
1题根据▲的值来判断方程解的情况,
2题考查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四个角不一定相等,而正方形的四个角一定相等。
3题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
4题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即是斜边上的中线,所以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5题根据△ABC的三边长分别为7.5,9和10.5,三边的比为7.5:9:10.5=5:6:7,而△DEF的一边长为5,所以当△DEF的另两边长分别为6、7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6题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正正,反反,正反,反正,所以出现两个反面的概率为1/4;
7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题考查相似图形的性质。
9题解题关键是弄清楚一元二次方程的待定常数,
10题考查列表法求概率,
11题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求解。
12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中K值的几何意义,解题关键是清楚三角形面积与K值的关系;
13题解题关键是清楚各规则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
14题考查图形之间的规律,15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16题需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画法。17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18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9题通过列表法可知共有16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且它们都是等可能的,其中“两次摸到相同颜色的球”有6种情况,所以概率为3/8。
20题属于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解题关键是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求交点坐标。
21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是抓住线段、角之间的特殊关系。
22题属于动点问题,由已知得,12÷3=4,16÷2=8∴点P从点B移动到点A需要4秒,然后再返回到B点,仍需要4秒;点Q从点B移动到点C,需要8秒。
整份试卷结构合理,难度接近中考,可当成中考试题来做主要考点涉及九年上册和下册的内容。
艾老师每天会更新学习资料,还有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大家想多多了解的,可以点击关注 "艾老师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