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长,如果说乡村治理“村警联建”社区警务新模式满分150分,你们能得多少分?”
“140分能得!因为仅通伏辖区电信诈骗案件下降了100%,交通消防等生产事类故持续减少,矛盾纠纷大幅度减少。”说这话的是平罗县公安局姚伏派出所所长王洪斌。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王洪斌“口出此言”是手里握着“大杀器”!
今年以来,平罗县公安局姚伏派出所不断加强和改革社区警务工作,按照“警格 网格”融合发展的要求,创造性推出了“辅警村官”、网格员兼任警务助理员、“红通义警”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机制的落实,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开启了一条乡村治理“村警联建”社区警务的新模式,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的新格局,让“枫桥经验”在辖区落地生根。
01
辅警当村官
让“组团式”服务更接地气
“我们乡在“民警村官”的基础上又实行了辅警挂任村官机制,让社区辅警也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我们抓治理促发展更有信心了。”通伏乡党委书记吴少兵说:
姚伏派出所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在通伏乡先试先行,在落实好原有的“民警村官”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辅警村官”机制,按照“一村一警”的原则,在通伏乡辖区2个社区4名民辅警每人挂任3--4个村的村官,实现了通伏乡辖区13个村“民警村官”和“辅警村官”的全覆盖,他们以“乡音土话”的方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伏村“老杨”警务室辅警郭鹏飞是土生土长的通伏乡人,这次被任命为辖区3个村的村长助理,谙熟乡情的他对社区民情的了解,矛盾纠纷的化解,治安防范的宣传等轻车熟到,3个村连续15个月无电信诈钱案件发生,今年前5个月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他自豪的说:“当上‘辅警村官’后,守护好自己的家乡,帮家乡解决问题,自己觉得也有成就感”。
从“民警村官”到“辅警村官”机制的衍生发展,使各社区不断整合汇聚司法、综治、学校、妇联等力量,先后分类组建了6个专业化服务小团队,按照“民警吹哨,社区报到”的原则,适时开展精准扶贫特困帮扶以及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等乡村治理及民生和安全服务。培育出了通伏村“老杨”“学雷锋警务室”、小店子村警务室“群众身边的农业科普站”等社区警务品牌。
姚伏派出所所长王洪兵说:“‘辅警村官’并非是单兵作战,它是共同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更是‘走进群众’,进而‘联系群众’,最终‘依靠群众’的鲜活体现”。
02
网格员任警务助理
实现“网格化”管理一举多赢
5月17日平罗县通伏乡党委政府召开全乡乡村治理“村警联建”动员部署会,把活跃在全乡的43名网格员全部聘任为派出所警务助理员,在派出所社区民辅警带领指导下开展社区警务工,主要承担信息搜集、禁毒宣传、反诈反邪教以及隐患排查、纠纷调处等工作。这是姚伏派出所加强和改革派出所工作的又一成功创新举措。五香村的警务助理员赵静指着聘书说:“作为村里的网格员,这次又被聘任为咋们村的警务助理员,我就可以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派出所社区民辅警一道组团服务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感觉信心更足了责任更重了”。
在城乡社区警务深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破解农村派出所警力紧张、触角不深且治安管控难度大、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服务群众不到位等问题。姚伏派出所坚持问题导向,在通伏乡党委、政府强有力组支持下,按照“一生产队一警务助理”和“人在网格,情在网格、干在网格”的原则,把全乡43名网格员全部聘任为村级警务助理员,使其承担起网格员和警务员双重职责。同时乡党委政府还印发了《警务助理员考核细则》,每季度对10%的考核成绩“好”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以此激发警务助理员队伍活力。在具体工作中,派出所以警务室为支撑,把社区民辅警和警务助理作为社会治理的第一道“关口”,深化综治网格和警务网格的联勤联动,广大警务助理员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范、情报搜集等作为自己的分内事,做到对隐患第一时间反应,对求助第一时间到达,对纠纷第一时间化解,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警格 网格”捆绑作业“网格化”管理的新路子。
张大龙是五香村警务室的社区辅警,对警务助理员制度落地见效十分激动,“我干了5年社区辅警工作,6个村的社区警务日常工作压在我的身上让我有点力不从心,这次我们警务室有了20名警务助理协助我,给了我干好工作十足的信心和决心。”
03
环卫工人兼义警
“红通义警”擦亮平安乡村
5月28号,通伏乡兴林村刘某和女儿因上学问题发生家庭矛盾,愤怒之下刘某有了轻生念头,正在巷道开展保洁工作的本村环卫工人兼“义警”的何宝才赶紧放下手头工作积极开展劝解,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前纠纷已及时解决,阻止了一起案件的发生。
今年5月份以来,姚伏派出所通伏乡辖区出现了一支由50名环卫工人组成的“新警力”--“红通义警”,他们每天活跃在全乡13个村113个生产队,在开展村头巷尾及乡村道路保洁工作的同时,还坚持做好小隐患排除、小纠纷化解、小线索提供,积极为乡村平安护航,广受群众好评称赞。
“‘枫桥经验’的精髓就是,做好公安工作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红通义警’已经成为我们社区民警的左膀右臂”,姚伏派出所教导员赵金豹说。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平安乡村建设,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公安主抓,警企联动,群众参与”的原则,由姚伏派出所和宁夏康洁平罗分公司共同发动,以活跃在通伏乡13个村113个生产队的50名保洁员工为班底,按照党建引领的原则,组建了一支群众性公益性自治队伍--“红通义警”,争取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和县消防救援大队分别给“义警”保洁车配备了50套禁毒反诈交通宣传“小喇叭”和50套初始小火灾灭火器,统一了“义警”衣帽,落实考核奖励,按照前10%进行季度考核奖励,鼓励义警在开展村头巷尾及乡村道路保洁的同时,充分发挥点多线长面广和“千里眼”“顺风耳”的优势,顺势履行小情报收集、小纠纷纠纷化解、小隐患排查、禁毒反诈宣传等10项小职责。目前,“‘红通义警’与民警村官、辅警村官和警务助理员组成了通伏“四警”基础防控新格局,其‘名号’也已经传到了村头巷尾,必将成为乡村治理的“安全哨”和“生力军”。
“‘红通义警’与社区民警、社区辅警和警务助理员组成了通伏“四警”基础防控新格局,为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板提供了有力支撑。”通伏乡乡长刘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