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中片区测试卷(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母题)

六年级下册中片区测试卷(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母题)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0-31 00:22:57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片区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题共6页,包括五个大题,23个小题。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1. 积累与运用(18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槛(kǎn) 伴侣(lǔ)    荒僻(pì)  气冲斗牛(dòu)

B.殷红(yīn) 浊流(zhuó) 彷徨(fáng) 锲而不舍(qiè)

C.丰饶(ráo) 气魄(pò) 呜咽(yè) 深恶痛绝(wù)

D.哺育 (pǔ) 豁亮(huò) 震悚(sǒng) 鲜为人知(xiǎ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奠基 狂阑   亘古 警报叠起

B.秩序 咀嚼 高梁 言外之义

C.草率 峭璧 飞篷 可歌可泣

D.懊悔 淳朴 晌午 望闻问切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新中国站了起来。

B.闻一多“说”了,说得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C.再度夺得网奥冠军,李娜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小明面对自己粗心的毛病总是不以为然。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班会,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决定着我们成绩的优劣。

C.我看见一枝腊梅正在吐露阵阵幽香。

D.只要我们众志成城,疫情就能被我们战胜。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有人说, ,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可以使人在纷扰中恪守平静; ,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可以沟通彼此间的心灵。

①宽容是一种镇静剂 ②宽容是一座桥梁 ③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④宽容是一束阳光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②③①④

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金柝”是古时候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C.《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

D.“燕然勒功”出自《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逐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二、文言诗文阅读(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7.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但当涉猎        但:只,只是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C.见往事耳 往事:指历史

D.即更刮目相待 更:更加

8. 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孰若孤 未若柳絮因风起

C.蒙辞以军中多务 静以修身

D.结友而别 博学而笃志

9.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文章略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详写吕蒙学习的情况,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启发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展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共8分)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①,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② ,日沃汤③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节选自《明史·张溥传》

注释:①钞:同“抄”,抄写。②皲:皲裂,这里指冻裂。③汤:热水。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1处)(2分)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12.选文的主人公张溥,是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张溥的学习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三)诗歌阅读

13.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以下题目。(7分)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高超境界。

C.本诗通过“独坐幽篁”“弹琴”“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明月”这一高洁的物象,表达诗人的孤高脱俗形象。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9分)

⑴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⑵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⑶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⑷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⑸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1.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 ,

, 。(《木兰诗》)

三、名著阅读

15.本学期阅读名著《骆驼祥子》,根据所读内容,完成以下题目。(7分)

(1)祥子是现代作家 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他渴望有一辆自己的车。在买车这件事上经历了三起三落,其中第二次,祥子的钱还没有攒够,就被 敲诈走了。最终,祥子堕落到生活的谷底。女主人公 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且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3分)

(2)假设祥子有微信,下面三个人物,谁最有可能出现在他的朋友圈中?为什么?请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1. 刘四爷 B.曹先生 C.二强子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1分)

“人家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6.体会下列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4分)

①人家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

17.文中作者选取了 、 、 三件事来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言”“行”一致。(3分)

18.根据文章内容,请用四字短语概括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崇高品质。(4分)

作为学者: 、 。

作为革命家: 、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1分)

故乡的牛

①牛是中国乡村的风景,是中华文化的元素,是中国人的乡愁记忆。抬望眼,,一头牛正从田垄间向我走来,那里是我的故乡。

②童年的故乡,村前村后有一些拴牛的桃树李树,村东村西搭有几间牛栏,石基泥墙,草棚木栅。夜归的牛或立或卧,不时嚼几口草,几分神定气静,几分闲情逸致。等到月光从天窗斜照进来,上了牛的眼睛,那粗重的鼻息声便伴着山林的涛声和潺潺水声,组成山林的催眠曲。

③放学去放牛,是山里大多数孩子的课后作业。草在疯长,牛在狂吃。家长们平时不允许孩子们胡跑胡闹,在这个时段里是大方宽容的,任由牛儿们、孩儿们尽情撒欢。附近村庄的牛娃们聚在一起,把书包扔成一堆,把牛绳往牛角上一缠,就和小伙伴们疯玩,赛跑、摔跤、比唱歌、卧牛吹短笛……山坡上铺开一幅牧牛童趣图。也有捧着一本书在牛背上或者某个坡沟深草里静读的,直到天擦黑、人走尽、牛归栏。

④春天的图画里少不了雨、离不开牛、缺不得迎春花。春耕春播春消息,种田种地种希望。挤密密绿盎盎的秧田里,满脚泥水的男女青壮年,正俯身弯腰屈膝,两手在秧丛中敏捷的操作。刚刚从田里起岸的水牛看着自己翻耙过的软泥,成为秧苗们的新床。大人们一般是一口气插三四行秧才抻一下腰腿,孩儿们常常是插一行秧就直半天腰,要是嘟囔一句“腰好酸呀”,会招来“蛤蟆无颈,小孩无腰,酸什么酸”的训斥。好身手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好性子是硬碰硬磨出来的。

⑤好性子的牛们完成了犁田的任务,或静立在田埂,望着插秧的风景,或静卧在垄边,温柔的等待,天生一副好脾气。

⑥其实村里老人们对“牛脾气”有自己的理解。牛一辈子勤奋尽力、埋头苦干,一辈子脚踏实地、负重前行,泰山压顶不屈腿,蛮荒在前仍奋蹄。从来是慢条斯理有静气、有条不紊迈方步,这叫有耐性;牛是村里高贵的王子,器宇轩昂、老成持重,很少东张西望,从不搭理鸡鸭猪狗们,没有鸡的惊慌、鸭的忙乱,不像狗爱管闲事,不像猫嫌贫爱富。知埋头做事,不轻易发声,偶尔扬起脖子“哞”地一声,一定是声震深谷、气贯长虹,这叫有个性;不管是拉犁、拖耙或者拉石磙碾谷子,牛总是低下高傲的头,顺从的架上木头套,一趟又一趟,一圈又一圈,绝不偷懒,从不厌倦,永不懈怠,这叫有韧性;牛吃的是草,出的是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荒辟地,载荷负重,不管前路是冰凌如刀还是山雨滚雷,不管是负重如山还是长路险远,牛依然蹄脚稳健、步履坚定,这叫有定性。

⑦晨起的牛犊或是暮归的老牛,永远走在村口老树下的霞光里。常可见祖孙三代的乡亲牵牛荷梨而行。浓郁醇厚的乡村文化成风化人,把牛的元素、牛的精神融入了庄稼人的基因和血脉。我的祖父一生勤劳节俭、勤奋如牛,寡言少语却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养牛、修梨、打钉耙,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给我的父亲买了一支钢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祖父虽然不知道“笔耕”这个词,却知道笔耕与牛耕相通的道理,他用耕田种地、做木工活挣的钱,供父亲读完了北师大物理系。父亲先后在军工企业和大学工作,勤恳如牛,笔耕不辍,至今还常以自己属牛而自豪、自省,这大约是“牛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吧。

⑧遍布广袤乡村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们,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⑨望眼渐朦胧,记忆正依稀,故乡离我三千里,千里明月寄相思,耳畔响起一首歌:“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⑩回望儿时路,感念故乡牛,在牛年的早春,它驮着家乡向我走来……

  1. 本文②~④段描绘了童年乡村的三幅图景:归牛闲静图、 ① 、

② ,引出下文对牛的精神和牛文化的理解,表达了作者 ③

的感情。(写出两点即可)(4分)

  1. 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6)

(1)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3分)

等到月光从天窗斜照进来,上了牛的眼睛,那粗重的鼻息声便伴着山林的涛声和潺潺水声,组成山林的催眠曲。

  1. 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好性子的牛们完成了犁田的任务,或静立在田埂,望着插秧的风景,或静卧在垄边,温柔的等待,天生一副好脾气。

  1. 通过阅读文章,你看出作者笔下的牛有哪些高贵的品性和精神?(5分)

22.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从文中找出一处并结合内容说说它的好处。(6分)

五、作文(60分)

23.当我们冬夜苦读时,母亲为我们送来热气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们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这是爱的细节……

请以《难忘那一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描写一个爱的细节,描写细致、情感真挚;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500字。

2021—2022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题答案(语文)

1.C 【解析】A. 伴侣(lǚ)气冲斗牛(dǒu)B.殷红(yān)彷徨(páng)D.哺育(bǔ)鲜为人知(xiān)

2.D 【解析】A.狂澜 警报迭起 B.高粱 言外之意 C.峭壁 飞蓬

3.D 【解析】此处应为“不以为意”。

4.D 【解析】A.缺主语B.两面对一面C.幽香不能看见,而是闻到。

5.C

6.A 【解析】《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7.D 【解析】更:另,另外。

8.B 【解析】A主谓之间;的 C介词,用;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D表顺承;表并列

9.B 【解析】文章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学习的情况。

10.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2分)

11. 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

评分意见:本题 3分,第二个“日”(每天)和“沃”“数次”(几次)的解释各占1分。

12. 张溥小时读书必定用手反复抄书,启示我们学习应该勤奋刻苦。

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内容1分,启示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

13.(1)D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明月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明月如同一位心心相印的知己陪伴自己(1分),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1分)。

14.(1)惟解漫天作雪飞

  1. 凭君传语报平安

(3)百般红紫斗芳菲

(4)此夜曲中闻折柳

(5)朔气传金柝

(6)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评分意见:本题9分,每空1分。

15.(1)1.老舍 孙侦探 虎妞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

(2)示例:我选择B曹先生(1分),他是祥子之前的雇主,待人宽和,善良正直(1分),在祥子落后还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雇佣祥子包月在他家里拉车。所以祥子非常尊敬曹先生,他认为曹先生是“圣人”。我觉得如果祥子有微信的话,他会把曹先生加为好友,成为他朋友圈中的一员。(2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选择人物1分,性格特点1分,对祥子的帮助2分。A、C中的人物也可以,言之成理即可。

  1. ①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②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2分。

  1.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
18. 作为学者: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等品格;

作为革命家:澎湃执着,视死如归、无私无畏等。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2分。

19.示例:①牧牛童趣图;②春牛翻耕图;③对故乡的怀恋;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对牛的精神的赞美;对牛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评分意见:本题4分。前两空每个1分,第三个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拂”,轻轻擦过、掠过。生动传神地写出月光从天窗斜照进来,轻柔地照在牛的眼睛上,表现了夜晚山村的静谧美好。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占2分。

(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牛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牛们完成犁田任务后,在田埂静静等待的情形,表现了牛的好脾气,表达了作者对牛的喜爱。

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1.示例:作者笔下的牛有耐性,有个性,有韧性,有定性,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评分意见:本题5分,一点一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1:文章将牛与鸡鸭猪狗进行对比,突出了牛老成持重、埋头做事的个性,表达了“我”对牛的品性的赞美。

示例2:文章将大人们插三四行秧才抻一下腰腿,与孩子们插一行秧就直半天腰进行对比,突出了好身手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好性子是硬碰硬磨出来的。

示例3:文章将家长们平时不允许孩子们胡跑胡闹,与放学放牛时任由孩子们撒欢进行对比,突出乡亲们对牛的重视、喜爱。

评分意见:本题6分。其中结合内容占3分,分析表达作用占3分。

23.作文(略)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