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9月新教材改版,正式投入使用。
这次改版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将会淘汰一大批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的孩子!
01
教育部明确!新教材投入使用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
明确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原文如下:
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关于新教材使用,教育部前期已作部署,各地正在平稳有序推进。近日,义务教育新修订教材审核程序已完成,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已通过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
现将《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印发给你们,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外语类教材配有听力材料、体育与健康教材配有数字演示资源,各地秋季开学后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址:https://basic.smartedu.cn)免费使用。
二、教育部组织开发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及配套课件,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各地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使用。
三、为满足义务教育低视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教育部鼓励出版单位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材为母版制作大字版教材,经审定后列入教学用书目录。《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首次列入了大字版教材,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低视力残疾学生使用。请各地协调有关部门确保精准供给。
其他教学用书有关事项,按前期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执行。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2024年中小学教学用书工作,于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前将本地教材选用使用情况报教育部备案。
附: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
Q1:为什么要换教材?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出台,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课标是教材的编写依据,教材是实现课标的载体。目前的老教材是基于2011版课标编写,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需要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十年一度的新课改正式拉开序幕。
Q2:2024年秋季哪些年级换新教材?
此前教育主管部门有过答复:
2024年秋季,九年一贯制学科从起始年级换新教材,即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所谓“九年一贯制学科”,指的是语文、数学这类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的学科;
非九年一贯制学科,从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所谓“非九年一贯制学科”,指的是历史、物理、化学等,例如,秋季八年级物理就要换新教材。
02
新教材改版改了哪些地方
一、更强调真实情境!
首先从感官上,新教材课文图片更真实自然,更贴近现实形象;其次在内容上,还出现了很多情境引导、问题引导等的设计。
这些都体现了“让教学回归真实世界,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教育理念。
比如,语文:
英语:
数学:
物理:
……等等。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事,今年中考就增加了很多对试题的情境性考察,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后会越来越减少单纯记忆和机械训练的内容,而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与运用则会越来越多。
想要像以前一样靠死记硬背、机械刷题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家长要经常鼓励引导孩子,发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将知识与现实情境结合起来。
二、整体知识量增加
1. 语文:
○ 课文增6(有3篇是原八九年级的)删4;
○ 每个单元末增加“阅读综合实践”;
○ 综合性学习活动改为“专题学习活动”;
○ 原“名著导读”改为“整本书阅读”。
2. 数学:
由4章增加到了6章,增加的内容主要是原有章节的拆分。
原《有理数》拆分成《有理数》(概念讲解)和《有理数的计算》;原《整式加减》拆分成《代数式》和《整式的加减》。
同时还增加了许多体现核心素养培养与跨学科融合的内容。
比如,几何初步章节配图新增了几何图形,不再是大段的文字;课本中增加了许多数学素养的文章,通过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让孩子明白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3. 英语
词汇量加大,并且增加了难度。原有的一些简易词在新版教材中被删除,增加了不少初二、初三甚至高中难度的词汇。
同时,单元课文篇幅变长,单词增幅76%;阅读难度也在加大,句子成分增加,长难句也更多,重视听读原版素材,不仅强调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还更关注在真实语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4. 道法
课数增加,由10节增加至13节,对旧教材进行了大幅整合;
单元末还新增了【单元思考与行动】版块,分为“情境思考”“实践活动”两个部分,实践性更为明显。
原来课、框、知识点三个层级,变为课、框两个层级。
比较明显的是新教材无论是对生活的规划、建设和睦家庭,还是做追梦少年、追求美好人生等,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际上把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变成了学生人生成长的指导书。
5. 地理
新教材重新调整了教科书结构。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重组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的内容结构,突出课标内容的变化。
增加了新栏目:"思与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增强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增加了教科书的弹性。
同时教科书地图、素描图和景观照片均重新设计绘制,风格清新,重点突出,尤其是区域主图图幅加大,便利教学使用。
6. 生物学
新教材同样调整了教科书结构,一些原有的内容被移到了八年级上册,而原八年级的一些内容则加到了七年级当中。
其次,教材内容逻辑主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教材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编写的,新教材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为主线进行编写,同时考虑学生的心理逻辑。
另外,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主题为框架”的课程理念,新教材构建了以学习主题为单位的可成内容体系,分为了七个学习主题。
……
从以上的改动中可以明显看出,今年的改革跟前几年不一样,先改了考试内容,再让教材跟上。
说明这几年一直在推进中考改革,而教材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想要跟紧新教材改革的步伐,就要同时兼顾新课标改革提出的要求与中考改革的趋势。
一方面要摒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刷题的学习模式,提升阅读量和素材的积累,要真正理解知识点,学会举一反三。
另一方面要强调“综合运用能力”:强基础、重思维、善运用、偏实践;化被动吸收为主动研究,时学时用,时用时新!